[发明专利]V型调节球阀T型弹性阀座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3786.6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史强修;陈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20 | 分类号: | F16K5/20;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球阀 弹性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V型调节球阀T型弹性阀座密封结构,可实现阀门在高温下的有效稳定密封,属于仪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V型调节球阀由于其阀座和阀球之间可形成有效的剪切作用,十分适合应用于中低压工况下造纸、化工、冶金等工业控制场合,特别适用于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的纸浆、白水、黑液、白液等悬浮颗粒的流体及浓、浊浆状流体介质的自动调节。
在目前已有技术中,V型调节球阀的阀座结构通常采用波形弹簧或者蝶形弹簧补偿、O型圈或石墨环密封结构;在波形弹簧补偿的结构中,波形弹簧的预紧力会因压圈垫片变形量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波形弹簧的工作高度不易控制,导致阀门轴向受力不均;而蝶形弹簧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使用在轻载荷工况的V型调节球阀上,极容易因推力过大而导致密封件受损甚至挤压阀座造成阀球微量变形。O型圈密封是V型调节球阀最为普遍的结构,但由于O型圈材质的局限性,通常只能用于-25—200°的场合,在温度更高的场合则使用石墨环密封结构,但传统的石墨环容易受压变形,更换率频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为解决传统V型调节球阀阀座密封结构的弊端,提供一种V型调节球阀T型弹性阀座密封结构,旨在提高V型调节球阀的高温下的工作稳定性,保证装置安全、高效的运行。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V型调节球阀T型弹性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压圈、支撑环、第一金属石墨环、T型弹性阀座、第二金属密封环及阀球;所述T型弹性阀座安装在第二金属石墨环与第一金属密封环之间,将所述支撑环、压圈依次侧向安装于阀体;压圈压紧支撑环,使T型弹性阀座与阀球配合形成密封副;所述第二金属石墨环安装于阀体台阶孔内,第一金属石墨环安装于支撑环台阶轴上,形成轴向密封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型弹性阀座采用Inconel高弹性模量材质冲压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设有台阶孔;所述阀体台阶孔设有垫片预装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密封环与第二金属石墨环分别采用金属镍丝复合材质精工编织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环设有台阶轴;所述支撑环台阶轴设有垫片预装空间。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第二金属石墨环安装于阀体台阶孔内,第一金属石墨环安装于支撑环台阶轴上的轴向密封结构,即使在受压状态下长期工作也不会使石墨环产生位移脱出导致密封失效。
2、采用Inconel材质冲压制成的T型弹性阀座,可利用其自身的弹性贴合阀球密封面,降低球面磨损;并可使用于250°—500°工况场合。
3、第一、第二金属石墨环采用金属镍丝复合材质精工编织结构,可保证其在高温下的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T型弹性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V型调节球阀T型弹性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压圈2、支撑环3、第一金属石墨环4、T型弹性阀座5、第二金属密封环6、阀球7等零件组成。
将所述T型弹性阀座5安装与第二金属石墨环6与第一金属密封环4之间,将所述支撑环3、压圈2依次侧向安装于阀体1;压圈2压紧支撑环3,使T型弹性阀座5与阀球7配合形成密封副。T型弹性阀座5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弹力,可以起到双向补偿加载作用;所述第二金属石墨环6安装于阀体1台阶孔内,第一金属石墨环4安装于支撑环3台阶轴上,形成轴向密封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阀门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环3受到压圈2的预紧力推向T型弹性阀座5产生弹性势能,使T型弹性阀座5与阀球7形成紧密密封。第二金属石墨环6与第一金属石墨环4受到T型弹性阀座的微弹力,可确保石墨环不受单向挤压而失效变形,提高阀门轴向密封性能。
本发明在受压状态下长期工作也不会使石墨环产生位移脱出导致密封失效;可利用其自身的弹性贴合阀球密封面,降低球面磨损;能提高V型调节球阀的高温下的工作稳定性,保证装置安全、高效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3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橡胶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汽车塑料件用ABS改性尼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