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有拍摄与显示功能的便携电子设备实现立体体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436.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雄;崔伟文;冀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3B35/02;G02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显示 功能 便携 电子设备 实现 立体 体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立体体验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有拍摄与显示功能的便携电子设备实现立体体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影像,是因为双眼看同一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与角度的微小差异而产生一定的视觉差异,双眼所获得的影像经过大脑的综合处理,形成对物体的立体感。
通常的立体观影是通过偏振手段实现,通过在两只眼睛前放置正交的偏振片分别过滤来自屏幕的正交偏振影像实现有视差的两份影像分别被不同的眼睛对应接收,从而实现大脑的立体感受。然而,偏振法的立体观影,由于经过了偏振镜片,通常会造成亮度下降,同时观影者的头部倾斜也会导致偏振片过滤不完全而出现色偏,并且这种观影方式的视觉放大率较小,不能带给观影者更大视场角的观影感受。同时,通常的立体体验需要使用庞大的专业拍摄设备以及播放设备,而且立体片源较少,基于此,本设计利用越来越先进的便携式可拍摄电子设备,使得拍摄与观赏更为方便,并采用一种分屏式采集与观影模式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有拍摄与显示功能的便携电子设备实现立体体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分屏影像,所述分屏影像根据景物通过人的双眼分别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的差异性获得;
步骤二:将采集到的分屏影像显示在显示设备上;
步骤三:运用观看设备观看分屏影像,观看设备为两片凸透镜作为镜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采集分屏影像时,利用立体拍摄镜头拍摄分屏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立体拍摄镜头包括摄像镜头(便携电子设备本身的摄像头)、设置在中间的两直角等腰棱镜和设置在两边的两个平面镜,两直角等腰棱镜在底角的顶点处对接,两直角等腰棱镜的斜边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两个平面镜分别设置在两直角等腰棱镜的两边,并两个平面镜分别设置了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调整平面镜与固定轴相对转动的调节旋钮,所述斜边重合处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中轴上。
调节旋钮调整平面镜转动,同时可在设备本身摄像头与棱镜组前加入变换镜头实现更多的焦段与视场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采集分屏影像时,利用立体拍摄支架分别拍摄影像,然后通过应用软件将两张照片分屏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立体拍摄支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设有导轨,导轨内设有能够移动的滑块和能够移动的两个挡块;
滑块底部为绕轴转动的圆柱体,圆柱体上为矩形杆;
挡块顶端为调节旋钮,下端为矩形块,挡块的矩形块贴合滑块的矩形杆的矩形面。挡块的矩形块可通过贴合滑块的矩形杆的矩形面实现转动拍摄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调节旋钮上标有针对不同距离景物挡块转动角度的数值,滑块底部固定在能够移动的齿轮条上。滑块可通过固定在其下方的齿轮结构(齿轮条、减速齿轮组等)使得拍摄设备能均匀的从一个拍摄位置移动到另一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齿轮条一端设有压缩弹簧,还包括卡条和按钮,压缩弹簧压缩时,卡条卡住压缩弹簧,按钮控制卡条释放被压缩的弹簧使拍摄设备自动移动到另一端拍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齿轮,齿轮与齿轮条连接。拍摄设备的均匀移动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齿轮,齿轮与齿轮条连接进而控制拍摄设备位置来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显示设备上的图像为横向平分的两个图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观看设备包括支架,两个凸透镜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透镜支架上设有距离定位杆,所述距离定位杆控制所述凸透镜的中心到影像的距离为一倍焦距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越来越先进的便携式可拍摄电子设备,使得立体体验更为方便,并克服了以往的立体观看设备亮度不足,色偏等问题。同时增大了视觉放大率,使得观影者有更好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立体观察位置示意图;
图2是双眼视差图;
图3是立体转换镜头;
图4是立体转换镜头原理;
图5是滑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架俯视图;
图7是支架俯视图(滑块贴合);
图8是支架前视原理图(滑块贴合);
图9是滑动辅助结构一(齿轮组);
图10是滑动辅助结构二(电机);
图11是立体观看设备;
图12是观看设备镜片;
图13体观察光学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