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323.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威;陈卓;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72/04;H04W76/15;H04W76/27;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姜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连 方法 切换 相应 系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宏基站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且与微基站建立E‑RAB后,向终端发送连接重配消息,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的内容来确定实际使用的双连接方式,克服了目前3GPP标准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连接方法、系统及设备,以及双连接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基站作为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重要设备已广泛部署,业界根据基站的覆盖范围以及发射功率,将基站分为宏基站和微基站,其中,宏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宏小区(macro-cell),微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微小区,这里的微小区可以是micro cell、pico cell或femto cell。
为了保证网络覆盖的连续性,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标准中提出了在宏基站覆盖范围内增加若干个微基站的架构,利用宏基站实现区域的无缝连续覆盖,在热点地区(如人口密集之处)采用微基站进行重叠覆盖,由微基站针对热点地区较大的业务需求量提供较优的网络服务,以此来改善网络覆盖质量,增加系统吞吐量。
在3GPP R12标准中,提出了终端同时连接在宏基站和微基站上的方案,终端可同时与宏基站和微基站进行通信,实现终端与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双连接,如图1所示,以提高基站间的负载均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终端的吞吐量。目前,3GPP定义了两种双连接方案:
方案一:
在下行过程中,核心网中的服务网关(S-GW)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发送给终端;在上行过程中,终端将数据上报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直接上报给S-GW,方案一可称之为非承载分离(非bearer-splitting)的资源聚合方案,即:微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数据直接由S-GW下发。
方案二:
在下行过程中,S-GW将数据先发送给宏基站,由宏基站将数据转发给微基站后,再由微基站下发给终端;在上行过程中,终端将数据上报给微基站,由微基站将数据转发给宏基站后,再由宏基站发送给S-SW,方案二可称之为承载分离(bearer-splitting)的资源聚合方案,即:微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数据由宏基站转发。
目前,3GPP中只定义了这两种双连接方案,但是,终端无法获知当时实际使用的双连接方式,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案来使终端获知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bearer-splitting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以目前3GPP方案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双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宏基站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无线接入承载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优选地,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与无线设备间连接方法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