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风湿清热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0256.6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赖虹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P2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风 清热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风湿清热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种以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它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对称的多关节炎,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数具有遗传倾向。
目前西药治疗风湿病的常用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长期大量服用副作用多,常见的有胃肠道功能混乱、皮疹等,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副作用小、功效好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风湿清热的中药,利用传统中药和现代制剂技术,具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中药:包括秦艽20-35份、防己10-25份、白术15-30份、桑枝15-30份、豨莶草15-30份、臭梧桐10-20份、海桐皮10-20份、络石藤8-15份、穿山龙8-15份、丝瓜络10-20份。
上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合制而成:秦艽30份、防己20份、白术20份、桑枝25份、豨莶草25份、臭梧桐15份、海桐皮15份、络石藤12份、穿山龙10份、丝瓜络15份。
本发明所选药材及药理如下:
秦艽: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防己:味辛,平。入膀胱、脾、肾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豨莶草:用于风湿关节炎、筋骨无力 、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臭梧桐:辛、苦、甘,凉。入肝经,胆经,脾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
海桐皮:味苦,温,无毒。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络石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肾、肺经。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
丝瓜络:甘、平。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秦艽30份、防己20份、白术20份、桑枝25份、豨莶草25份、臭梧桐15份、海桐皮15份、络石藤12份、穿山龙10份、丝瓜络15份按比例每天取一份进行煎煮(煎煮时可加入适量冰糖),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其捞出入砂锅,再注入药材3倍的冷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煮30分钟,中途需搅拌两次。煮好后,取药汁,每剂药可煎服两次。第二次注入2倍的水继续煎煮,煎煮时间可缩短10分种。十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隔3天。
实施例2:
将秦艽、防己、白术、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干燥粉碎后过120目筛,放入提取罐内,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后干燥成粉,然后加10倍水溶解,除菌装瓶,即得口服液。
临床实验观察:
(1)治疗方法:
本发明临床收治40-55岁患者80例,为风湿热证患者。20例(治疗组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20例(治疗组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20例(对照组1)采用常规西药环磷酰胺;20例(对照组2)不服用任何药物。
(2)评定标准:
有效:关节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腰腿疼减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未经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症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