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播维序路由算法的NoC路由器及其路由算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8342.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李润丰;陈田;刘军;方芳;吴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01 | 分类号: | H04L12/701;H04L12/93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华俊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播维序 路由 算法 noc 路由器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播维序路由算法的NoC路由器及其路由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水平地不断提高以及NoC(Network on Chip)设计技术和3D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向集成众多由第三方提供的IP核,形成具有众核的大规模电路的方向发展。如何对这些芯片中的众多IP核进行快速有效的测试,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测试时间过长与测试功耗过大的问题,而合理使用并行测试的方法则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将网络通信技术运用在NoC芯片测试中传输数据是目前芯片测试的主要手段。这些通信技术主要包含单播通信和多播通信两种:
1、单播通信:是一种单一的源头发送到单一的目的接收者的一种网络服务。网络中绝大多数的通信都是以单播形式传输的。
2、多播通信:又称组播通信,是同时向一组选定的目的地传输数据的一种网络服务。它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一点对多点网络连接。如果一台发送者同时给多个的接收者传输相同的数据,也只需复制一份的相同数据包。它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减少了骨干网络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单播通信是NoC的基本数据传送方式,而多播通信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通信技术是多核并行处理的需求。多播通信即同时向一组选定的目的地传输数据的一种网络服务,1988年由Steve Deering首次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IP多播的概念。但是将多播技术用于芯片测试的研究很少。
多播测试即在NoC芯片上运用多播通信技术,对相同的IP核同时发送测试数据,这样只需发送一次测试数据,所有的同构IP核都可以接收到所需的测试数据。它旨在通过多播技术实现片上同构核之间测试数据(包括测试激励和参考响应)的重用来达到快速测试的目的。这样只要控制好每个阶段向哪些核发送数据,就可以很好的降低测试时间,并且减少乃至避免热斑的出现,做到测试迅速、准确。
由于片上网络面积、功耗的受限,片上路由的结构和功能往往比较简单,一般由输入端口、路由仲裁器、交叉选择开关、输出端口等部分组成。大多数的片上路由器采用最简单的X-Y路由策略,向单一方向传送数据,有的还具有虚通道,可以有效的避免拥堵和死锁的发生。
多播路由器即支持多播通信技术的路由器,它在总体结构上与普通片上路由器类似,不同的是它可以对一个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出数据包要到达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址,根据情况向一个或多个方向同时传输相同的数据包。对于需要传送大量相同测试数据的众核芯片来说,可以有效的减少测试时间,降低测试功耗。
在国内外对于3D芯片测试的研究中,对于多播通信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对于多播测试所要用到的多播路由器设计的研究不是很多。这些多播通信研究也给多播技术应用于测试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1、通过使用多播测试技术,将分布集中的同构芯核集合细分成测试时间错开的多个子集来消除“热斑”,并通过构建不引起“热斑”的多类同构芯核多播测试路径并行方案来降低测试时间,以达到测试并行与热量约束间的平衡。但是没有研究具体的用于多播测试的路由器结构。
2、使用一种面向连接的路径多播机制来用于NoC测试。该方法提出的报文协议简单,实用性强,但是只是研究了具体的路由算法,没有说明路由器的设计细节。
3、在NoC路由器中使用虚电路树状多播的结构,用一种特殊的单播报文(虚电路树建立报文)建立虚电路表,路由器依据此虚电路表转发相继通过的多播报文,但是硬件开销大。
4、在NoC路由器中使用多播并行流水线技术,很好的实现了多播路由器的多播功能,但是不能解决死锁问题,路由器的开销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播维序路由算法的NoC路由器及其路由算法,以解决对含有众核的NoC芯片进行多播测试过程中缺少路由器支持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播维序路由算法的NoC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