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果荚果胶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8190.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材;祖元刚;王洪政;王化;赵修华;孟庆焕;祖柏实;孟祥东;李永;张宝友;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荚果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果胶的提取,具体的说,是提供一种牡丹果荚果胶的提取方法。
技术背景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除了作为观赏植物外,在传统对牡丹的利用主要为生产中药材——丹皮,具有改善心血管疾病、镇静、抑菌、抗炎和提高免疫系统活力等功效。
自2011年牡丹籽油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后,使得牡丹籽在作为种子使用外增加了一条牡丹综合利用的新途径。牡丹种子的采收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此时牡丹荚果颜色变黄但未开裂,因此牡丹籽采收时是种子和果荚一起采收的,在采收后再进行果荚和种子的分离。分离后的牡丹籽用来生产牡丹籽油,而生物量与牡丹籽接近的果荚则一般被当作废料进行堆积或当作薪柴使用,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已有报道表明多种植物果荚中均含有丰富的果胶成分,并且这些果胶在丰富食品添加剂果胶来源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牡丹果荚中提取果胶成分,可以整体提升牡丹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牡丹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牡丹果荚果胶的提取方法的工艺方案,本工艺方案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牡丹果荚中的果胶成分,又能大大降低提取的时间和提取所需的能源消耗。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将牡丹果荚清洗后进行粉碎,使其能通过80目筛网;将粉碎后的原料与使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1.5的水以料液比1:10–1:20混合后进行负压高温提取,负压作用压力为﹣0.01–﹣0.1MPa,高温温度为60–100℃,提取时间为20–60分钟。提取完成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手段分离得到提取液。使用0.5–5%的活性炭对提取液进行脱色,然后进行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1/10。浓缩液中加入95%乙醇进行果胶沉淀,过滤后得到牡丹果荚果胶沉淀。使用常温减压干燥箱进行干燥后即得牡丹果荚果胶。
附图说明
图1是牡丹果荚果胶的提取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1
(1)将牡丹果荚原料用清水冲洗2次后进行初粉碎,粉碎后的原料过80目筛网;
(2)果荚原料和使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1.5的水按照1:15的料液比混合放入提取容器中进行负压高温提取,提取中保持负压≤﹣0.04MPa,保持温度85℃,提取时间为30分钟;
(3)使用板框过滤器对提取后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滤网孔径为35μm,得到提取液;
(4)提取液中加入1%活性炭粉进行脱色处理,处理后使用板块过滤获得脱色提取液;
(5)使用减压技术对脱色提取液进行浓缩,其中压力为﹣0.9MPa,温度为50℃,直至浓缩为原体积1/10;
(6)浓缩液中加入2倍体积95%乙醇进行果胶沉淀,沉淀时间为12小时;
(7)使用连续碟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果胶沉淀;
(8)果胶沉淀在常温负压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即得牡丹果荚果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未经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