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8046.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扣;杨圣军;雷东升;唐靖炎;程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C01B3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质 复合 矿物 凝胶 | ||
1.一种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该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是主要由蒙脱石和柱状矿物这两种组分复合而成的混合物,在所述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中所述蒙脱石和柱状矿物的质量比为3:1~1:1.5;
其中,所述蒙脱石的晶体结构为叠加的片层状结构,以蒙脱石的片层横向延展平面的等效圆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为0.2 微米~2微米;以蒙脱石的片层在叠层方向上的厚度为参考,蒙脱石的平均厚度为1 纳米 ~100纳米;所述蒙脱石的平均直径与平均厚度的比值为20:1~200:1;
所述柱状矿物是指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和硅灰石中的一种矿物;所述柱状矿物的晶体结构为柱状结构,将柱状结构等效为圆柱,以圆柱的底面直径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为10 纳米~500纳米;以圆柱的长度为基准,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长度为0.5微米~3微米;所述柱状矿物的平均直径与平均长度的比值为1:50 ~1:6;
所述柱状矿物的柱端吸附有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中氢氧化镁所点的质量百分数为0.5%~10%,所述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质量的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端吸附有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镁溶胶颗粒或氢氧化镁铝溶胶颗粒的柱状矿物是指采用如下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改性柱状矿物,所述制备方法依次至少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将柱状矿物原料进行粉碎,其中,所述柱状矿物原料为天然的海泡石、凹凸棒石、纤水镁石或硅灰石;
第二步,将粉碎后的柱状矿物原料加水制成矿浆,并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进行充分搅拌,其中,矿浆中柱状矿物干矿与水的重量比在1:10~1:2之间,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柱状矿物干矿重量的0.05%~3%,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选自多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磺酸钠以及聚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第三步,将所述第二步中制得的矿浆过100目~325目筛以除去大块杂质,留取过滤后的矿浆;
第四步,将过滤后的矿浆进砂磨机中进行磨剥处理1~5小时;
第五步,将磨剥处理后的矿浆进行离心,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5000转/分钟;
第六步,将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滴入所述第五步中离心后的矿浆中,充分搅拌,并控制温度在50℃~80℃,其中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用量为离心后的矿浆中柱状矿物重量的0.2%~2%;
第七步,将经过所述第六步处理后的矿浆陈化1~3天,并控制温度在30℃~60℃,陈化处理后得到改性柱状矿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矿物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的制备步骤:以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为原料,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将所述原料加入所述溶剂中配成溶液,其中,所述无水乙醇与水的重量比为3:1~1:5,所述镁的无机盐化合物或/和铝的无机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5%~10%;再向所述溶液中加入聚合阴离子化合物,聚合阴离子化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溶液总重量的0.01%~1%;调节所述溶液的pH为5~11,并在40℃~80℃温度下搅拌1~5小时,搅拌完成后得到所述氢氧化镁溶胶或氢氧化镁铝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电解质型复合矿物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阴离子化合物选自多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磺酸钠以及聚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镁的无机盐化合物为氯化镁、硝酸镁、硫酸镁或硅酸镁;所述铝的无机盐化合物为氯化铝、硝酸铝、硫酸铝或硅酸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0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