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覆竹节纱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5853.X | 申请日: | 2013-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王鹏;周荷萍;顾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同维佳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节纱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热塑性树脂涂覆纺织纤维竹节纱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涂覆纺织纤维竹节纱不仅具有竹节纱特有的竹节波纹和强立体感,而且具有高强、尺寸稳定不变型、耐酸碱耐腐蚀、防霉耐日晒、防紫外线等功能。不同的原材料涂覆成的竹节纱织造成面料后,可应用于增强织物、建筑遮阳、壁布、农业遮阳防虫网等。
由于原材料、功能的不同,热塑生树脂涂覆纺织纤维竹节纱的加工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竹节纱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竹节纱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涂覆工艺,制得的热塑性塑料涂覆纺织纤维竹节纱基纱粗细均匀,质量稳定,而且特别开发的一模10~15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将热塑性塑料粒子(1)放在清洁干净并装配完整的挤出机(3)的料筒中进行干燥;
二、纺织纤维(2)放置于芯线架(4)上,穿过张力器,再穿过挤出机(3)中的机头模具(5),并浸于冷却水槽(6)中的冷却水中,绕于牵引装置(7)上,收卷在收卷装置(8)上;
三、设置牵引装置(7)中的变频电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控制牵引速度变化;
四、将干燥过的热塑性塑料粒子(1)进行加温加热熔融成黏流态,挤出并同心涂覆在穿在机头模具(5)中的纺织纤维(2)上面形成涂覆竹节纱,经过冷却水槽(6)进行冷却,由牵引装置(7)进行牵引,并收卷于收卷装置(8)上。
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装置(7)中的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并配备有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调节变频电机及控制器来控制引取速度变化,从而控制竹节的长度、粗细、节距、循环规律。
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机头模具(5)是由导丝模和成型口模组成的,导丝模和成型口模上对应有10~15个同心孔,即一次可同时做10~15根竹节纱。
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塑性塑料粒子(1)是指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或其共聚物;纺织纤维(2)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其混纺纱线。
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槽(6)中的冷却水采用制冷循环水,温度设定在8℃~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编程控器和变频电机的配合来控制牵引速度,在挤出机挤出量恒定的情况下,牵引速度快,热塑性树脂涂覆量少;牵引速度慢,涂覆量多,从而形成竹节效果。这样控制的牵引速度变化反应速度快,竹节效果明显并且精确。另一方面,机头模具特制为10~15孔,一次挤出10~15根竹节纱,高效高产。而且纺织纤维可以保证纱线有足够的强力和尺寸稳定性,热塑性树脂具有耐晒、防霉、防紫外线等功能。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并织造成面料后,可应用于增强织物、建筑遮阳、壁布、农业遮阳网等上面,应用广泛,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2是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竹节纱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塑性树脂、2纺织纤维、3挤出机、4芯线架、5机头模具、6冷却水槽、7牵引装置、8、收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纺织纤维(2)被置于芯线架(4)上,穿过张力器,再穿于挤出机(3)中的机头模具(5)里,置于冷却水槽(6),绕于牵引装置(7)上,再收卷在收卷装置(8)上。
热塑性塑料粒子(1)被置于挤出机(3)的干燥筒中干燥后再加温,经螺杆挤出涂覆在纺织纤维(2)上,通过冷却、牵引,收卷于收卷装置(8)上。
牵引装置(7)中的变频电机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设定为N段,每段时间和频率根据需求设定。挤出机挤出量恒定的状态下,牵引速度的不同,树脂涂覆量就会不一样,从而产生竹节效果。
机头模具(5)可有10~15个孔,一次可涂覆10~15根竹节纱,高效高产。
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本发明的实施进一步阐述:
案例步骤:
1、选择原材料:热塑性塑料粒子(1)采用改性PVC粒子;纺织纤维(2)采用10根220D涤纶工业丝;
2、将挤出机清理干静,装好螺杆、滤网、法兰盘、机头、模具等装置;
3、将改性PVC粒子放入挤出机干燥筒中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同维佳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同维佳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58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沥青精制炭材料原料的综合利用工艺
- 下一篇:邹皮木瓜高利用率提取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