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7576.8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孙迎春;于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艳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律失常 运动 诱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指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心律失常的确诊依赖于心电图,但是心律失常具有突发性,一过性,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不能及时扑捉,给诊断造成困难,影响治疗。心律失常是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疾病。因此对其早期预防、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运动心电图可在心律失常发作间歇时诱发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间歇发作心律失常的诊断。近年来,运动试验多依托心电图运动平板仪实现,但心电图运动平板仪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因素导致运动心电图开展不广泛。另外目前通过运动平板试验获取心电图存在以下诸多的技术缺陷,如:患者在进行心电图信息采集过程中,若出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运动平板试验仪器只能依靠医师手动停止运转,无法根据检测到的数据信号自行停止运转;没有相应的报警提示装置,患者在进行心电图信息采集过程中,一旦出现并发症不能及时被医生发现,等医生发现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治疗的延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坐板、两握杆、两拉杆和两蹬踏板,所述基座包括滑道、前固定架和后支撑架,所述前固定架呈U形,包括两侧的直臂部和中间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固定在滑道前端下方,所述后支撑架固定在滑道后端下方,所述坐板下方设有滑槽框,该滑槽框滑配在所述滑道上,所述两握杆分别铰接在前固定架直臂部末端,所述两拉杆均一端铰接在前固定架直臂部前端,另一端铰接在握杆下部,所述两蹬踏板均连接在前固定架连接部上,并位于滑道两侧。
作为优化,所述握杆端部设有持握把手,握杆上设有一段弯折部。
作为优化,所述持握把手为软质橡胶把手,所述弯折部弯折角度为135度。
作为优化,所述拉杆上设有拉力调节器。
作为优化,所述蹬踏板上设有脚固定套。
作为优化,本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心电图仪和一显示器。
作为优化,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开关和报警器,其中报警开关设置在持握把手上,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显示器上,报警开关和报警器之间电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指示灯或二者的组合。
作为优化,所述心电图仪设置在滑道前方,该心电图仪上设有显示输出端,该显示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的显示器输入端。
作为优化,所述心电图仪包括若干电极,该电极设置在坐板上。
本发明一种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受试者可根据自身感觉自行控制运动负荷和运动状态,灵活性强;同时出现异常可及时启动报警告,安全性好,适用于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替代运动平板应用于心电图运动试验中的心律失常诱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坐板、3-握杆、4-拉杆、5-蹬踏板、6-滑道、7-前固定架、8-后支撑架、9-直臂部、10-连接部、11-滑槽框、12-持握把手、13-拉力调节器、14-脚固定套、15-显示器、16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心律失常运动诱发装置包括一基座1、一坐板2、两握杆3、两拉杆4和两蹬踏板5,所述基座1包括滑道6、前固定架7和后支撑架8,所述前固定架7呈U形,包括两侧的直臂部9和中间的连接部10,其中连接部10固定在滑道6前端下方,所述后支撑架8固定在滑道6后端下方,所述坐板8下方设有滑槽框11,该滑槽框11滑配在所述滑道6上,所述两握杆3分别铰接在前固定架7直臂部9末端,所述两拉杆4均一端铰接在前固定架7直臂部9前端,另一端铰接在握杆3下部,所述两蹬踏板5均连接在前固定架7连接部10上,并位于滑道6两侧。
所述握杆3端部设有持握把手12,握杆3上设有一段弯折部。所述持握把手12为软质橡胶把手,所述弯折部弯折角度为135度。
所述拉杆4上设有拉力调节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艳,未经郑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7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AD技术的智能挂钟
- 下一篇:钉砧可上下移动和转动的腔镜切割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