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5904.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一***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电动自行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及城市的交通日益拥堵,低价、方便以及节能的电动车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驾驶电动车的群体范围很广,从小学生到老年人都有,而且现阶段的驾驶者都是没有经过国家交通部门培训并考核过的,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右手需要一直控制住电动车的调速把,长期骑乘时,驾驶员容易疲劳,且当出现突发情况时,缺乏驾驶经验或容易慌张的人,在手忙脚乱中有可能忘记刹车,甚至还因为下意识地抓紧调速把而造成进一步加速,从而引发许多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由于电动车蓄电池的蓄电能力有限,电动车的行程有限,从而使电动车的使用具有局限性,一但电动车的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整车的移动将极其麻烦,且当蓄电池中的电量用完后,需要外接充电器并在有插座的地方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又比较长,为电动车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虽然现在市面上也设置有很多快速充电站,其通过将电流调大以对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如长期或频繁使用,对电池有一定的损害,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尚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车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其可以利用太阳能充电,并且可以自动巡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其包括:
充电控制模块;
太阳能模块,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外接充电器,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充放电开关,其设置有充电输入端及放电输出端,且其充电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电池模块,其充电端与所述充放电开关的充电输入端对应,且其放电端与所述充放电开关的放电输出端对应;
主控模块,其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开关的放电输出端连接;
刹车模块,其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调速模块,其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测速模块,其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电机,其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太阳能模块具有一组设置于车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模块设置有分开独立工作的两组电池组,且所述两组电池组均设置有充电端及放电端分别与所述充放电开关的充电输入端及放电输出端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调速模块包括:调速把以及脚踏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测速模块具有一设置于电动车车轮或所述脚踏装置的链盘上的光电码盘测速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刹车模块具有一设置于刹车把手上的位置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其通过设置于自行车车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对电池组进行充电,节能环保,充电方便。
2、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是通过充电控制模块智能控制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模式为太阳能电池充电或外接充电器充电,提高充电稳定性及节约能源。
3、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点是通过两组分开独立工作的电池为电动自行车供电,当一组电池驱动电机时,另一组电池可通过太阳能充电,从而提高太阳能充电效率和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
4、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电动自行车按一定的速度自动巡航,降低骑乘者的劳动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且以下实施方式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5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