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4243.X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广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62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日常的生产中,如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中,需要将原材料加入到生产设备中,进行产品的制作,现有的做法是通过人工上料,这样需要先将原料装入上料用的料袋或其他上料用的物品,然后就爱那个装满料的物品倒入设备的储料仓,由于生产塑料制品的设备都比较大,所以需要2个人共同进行上料,而且料袋不能装的很慢,这样为保证有足够的原料使用,需要进行反复上料,因此浪费了人力,且在上料时需要2个人中的其中一人站到塑料生产设备上,如在加料的过程中不小心,会跌落塑料生产设备,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
基于上述原因,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和安全可靠的上料装置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和安全可靠的上料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上料筒,用于在上料的过程中保证料不外泄;
进料口,用于料进入到上料筒,设置在上料筒一端;
出料口,用于料自上料筒放出到储料仓,设置在上料筒另一端;
上料器,用于运送进料口进入的料到出料口,设置在上料筒内;
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动力,带动上料器旋转,设置在上料筒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料器包括:
主轴,用于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旋转;
螺旋上料片,用于跟随主轴同时旋转,将自进料口进入的料传送到出料口,沿主轴的轴向螺旋设置在主轴的外表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轴承架和第二轴承架,用于固定主轴,第一轴承架设置在上料筒内部一端,第二轴承架设置在上料筒内部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力装置包括:
安装架,用于与上料筒连接;
电动机,用于产生动力,并带动主轴旋转,设置在安装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传送组,用于连接电动机和主轴,使主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旋转,包括与电动机连接的第一传送轴、与主轴连接的第二传送轴和用于进行第一传送轴和第二传送轴之间传动的传送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料口具体为两个,相对设置在上料筒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支撑架组,用于在使用时调整角度进行支撑,设置在上料筒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架组包括:
支撑板,用于放置在使用地进行支撑,一端与上料筒一端活动连接,其中,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档位孔;
角度调节板,用于调节上料筒倾斜角度,一端与上料筒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档位孔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板与上料筒一端活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角度调节板一端通过螺栓与上料筒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档位孔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上料筒配合上料器,将料袋或其他盛料物中的料进行传送,通过出料口,将料送至生产设备,这样实现自动化上料,无需认为的介入,进而节省了人力,在本发明中,仅通过上料筒、进料口、出料口、上料器和动力装置,结构简单,这样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使得成本得以降低;另外由于无需认为接入到上料过程中,无需考虑在上料过程中出现人生伤害等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在生成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设置支撑架组,以便在上料的过程中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上料装置在上料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操作行和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广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广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针织横机针板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光纤光栅铁路接触网地面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