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水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3512.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水源的污染,水资源越来越稀缺,节水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种节水设备和节水方法也层出不穷,但多数节水设备和方法都是以牺牲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度为代价的。例如,洗手时,根据个人习惯,每个人对水流强度和温度的需求不尽相同,现有的水龙头虽设置有水流和水温调节功能,但需要使用者手动去调节,不仅大大降低了使用的方便性,且不卫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根据每个人的用水习惯自动调节水流强度和温度的水龙头,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何提供一种能根据每个人的用水习惯自动调节水流强度和温度的水龙头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水龙头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人体感应装置、面部识别装置、存储器、电加热装置、水温调节装置、水流强度调节装置、阀门、蓄电池、微型水流发电机和控制器;所述面部识别装置设置在水龙头本体的上方,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设置在水龙头本体的前方,所述电加热装置、阀门和微型水流发电机设置在水龙头本体的内部,所述存储器、蓄电池、水流强度调节装置、水温调节装置和控制器设置在水龙头本体的外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面部识别装置、存储器、电加热装置、阀门和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型水流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水温调节装置连接,所述阀门与水流强度调节装置连接。
使用者初次使用本发明的智能水龙头时,需通过水温调节装置和水流强度调节装置手动调节水温和水流强度,同时面部识别装置会将使用者的面部特征信息储存在存储器中,控制器也会通过阀门和电加热装置的状态得知该使用者调整后的水流强度和水温信息,并将该信息存储至存储器且与该使用者的面部特征信息关联;当该使用者再次使用本发明的智能水龙头时,面部识别装置会识别该使用者的面部信息特征,并从存储器中调取与该面部特征信息相关联的水流强度和水温信息,进而控制器自动调整阀门和电加热装置的状态,以符合该使用者的个人习惯。每个使用者除初次使用外,均无需与本发明的智能水龙头有任何接触,因而更方便、卫生。
本发明的智能水龙头通过微型水流发电机,利用自来水自身的水压和水流发电并为整个智能水龙头供电,无需耗费额外的电能,非常环保。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水龙头本体呈如图1所示的“Y”字形。
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为红外线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对水龙头的改进,使使用者无需接触水龙头就能获得最符合自己习惯的水温和水流强度,从而解决了如何提供一种能根据每个人的用水习惯自动调节水流强度和温度的水龙头的问题;且利用水流发电而不需耗费额外的电能,方便、卫生且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水龙头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智能水龙头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例智能水龙头包括“Y”字形的水龙头本体1、红外线感应器2、面部识别装置3、存储器4、电加热装置5、水温调节装置6、水流强度调节装置7、阀门8、蓄电池9、微型水流发电机10和控制器11;所述面部识别装置3设置在水龙头本体1的上方,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设置在水龙头本体1的前方,所述电加热装置5、阀门8和微型水流发电机10设置在水龙头本体1的内部,所述存储器4、蓄电池8、水流强度调节装置7、水温调节装置6和控制器11设置在水龙头本体1的外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面部识别装置3、存储器4、电加热装置5、阀门8和蓄电池9分别与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微型水流发电机10与蓄电池9电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5与水温调节装置6连接,所述阀门8与水流强度调节装置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罗马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日葵型多功能智能LED台灯
- 下一篇:一种低糖番茄饼的生产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