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进行车削与钻孔的数控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8935.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邹云锋;胡因行;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芮雪萍 |
地址: | 21313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进行 车削 钻孔 数控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装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同时进行车削与钻孔的数控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过程重要的生产环节,该工序主要通过数控车床对车轮轮辋部位进行一工程和二工程加工,然后通过加工中心对螺栓孔、装饰铆钉孔以及装饰风叶孔进行加工,因此铝车轮的一条机械加工生产线往往需要配备3台设备,即2台数控车床进行圆周车削、1台加工中心进行钻孔,该配备方式不仅设备代价很高,而且操作工也需进行三次搬运,设备投入以及人力成本非常高,因此根据铝车轮机械加工特点研发更高效、更省力的加工设备是本行业十分关注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汽车铝车轮机械加工设备添置成本高、机械加工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高效和省力的铝合金车轮加工装置。
实现以上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同时进行车削与钻孔的数控加工设备,该装置在原有的数控机床基础上加装刀塔、车削刀具、钻孔钻头夹具、铝车轮夹具、车轮定位档杆、起始点感应控制器、电子分度头及驱动主轴,刀塔装配在设备的主框架上,刀塔在X、Y、Z轴方向的移动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依据输入程序进行控制;车削刀具与钻孔钻头夹具装配在刀塔1上,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依据输入程序更换车削刀具与钻孔钻头夹具;钻孔钻头夹具装配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转速设定在500~800转/分钟;铝车轮夹具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上,车轮定位档杆安装在铝车轮夹具上,可实现对车轮装夹过程的定位作用;电子分度头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上,起始点感应控制器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的正上方,起始点感应控制器与电子分度头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所输入的程序可控制钻孔过程的起始点位置。在车轮完成轮辋一工程毛坯加工后将车轮搬运装到二工程夹具上,根据所需进行的螺栓孔或装饰铆钉孔或装饰风叶孔的特点,选择一定直径的钻头安装在钻孔钻头夹具上,将加工程序输入数控设备,将气门孔左侧的辐条靠近车轮的定位档杆作为定位基准,起始点感应器与电子分度头通过程序控制钻孔过程的起始点位置,加工过程依照程序加工完二工程后将自动换刀钻孔钻头夹具,开始逐个进行螺栓孔或装饰铆钉孔或装饰风叶孔的的加工。这样通过2台数控车床即可完成原来需要2台数控车床、1台加工中心才可完成的加工,不仅大大节约了设备的成本,而且将操作工人原来需要进行的3次搬运的程序设定位2次搬运,对节省操作工的人力成本特别是大尺寸车轮的人力成本具有明显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 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加工601-2075车轮二工程与钻装饰铆钉孔为例,在原有数控车床基础上加装刀塔1、车削刀具2、钻孔钻头夹具3、铝车轮夹具4、车轮定位档杆5、起始点感应控制器6、电子分度头7、驱动主轴8组成;刀塔1装配在设备的主框架上,刀塔1在X、Y、Z轴方向的移动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依据输入程序进行控制;车削刀具2与钻孔钻头夹具3装配在刀塔1上,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可更换车削刀具2与钻孔钻头夹具3;钻孔钻头夹具3装配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转速设定在600转/分钟;铝车轮夹具4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8上,车轮定位档杆5安装在铝车轮夹具4上,可实现对车轮装夹过程的定位作用;电子分度头7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8上,起始点感应控制器6装配在车床驱动主轴8的正上方,起始点感应控制器6与电子分度头7通过设备总控制系统所输入的程序可控制钻孔过程的起始点位置。
在车轮完成轮辋一工程毛坯加工后将车轮搬运装到二工程夹具上,根据所需加工的装饰铆钉孔,将直径8.0㎜的麻花钻头安装在钻孔钻头夹具3上,将气门孔左侧的辐条靠近车轮的定位档杆5作为定位基准,起始点感应器6与电子分度头7通过程序控制钻孔过程的起始点位置,加工过程依照程序加工完二工程后将自动换刀钻孔钻头夹具3,开始逐个进行装饰铆钉孔的加工。
该设备具有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