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网具网衣在海岸间装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8643.X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建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E02D29/0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网具 海岸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养殖网具网衣在海岸间装配的方法,采用线密度为178tex和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渔网防污剂、钢筋混凝土立柱、船用防污剂、四股尼龙绳、八股尼龙绳、无档船用锚链、钢筋、水下混凝土、塑料扎带、涤纶编线、铜合金编织网和钢筋混凝土桩;其特征是将线密度为178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整经成线密度为178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按照35mm的网目尺寸、“7根成圈+15根衬纬”的网衣编织结构将22根线密度为178tex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用经编机加工成规格为“UHMWPE—178tex×36—3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用渔网防污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进行防污处理,晾干后就获得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将线密度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丝成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纱,将14根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纱按照Z捻、31mm股捻距、34mm绳捻距的特殊捻绳工艺加工成直径为12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然后用渔网防污剂对直径为12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进行防污处理,晾干后就获得直径为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将线密度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丝成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纱,再将30根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纱按照S捻、44mm股捻距、39mm绳捻距的特殊捻绳工艺加工成直径为14mm的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然后用渔网防污剂对直径为14mm的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进行防污处理,晾干后就获得直径为14mm防污处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将线密度为18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丝成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纱,再将30根线密度为720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按照Z捻、44mm股捻距、39mm绳捻距的特殊捻绳工艺加工成直径为14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然后用渔网防污剂对直径为14mm的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进行防污处理,晾干后就获得直径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剪裁一幅92.4m长度×4.9m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对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边缘进行补强处理,获得一幅92m长度×4.5m宽度边缘补强处理后的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按0.7072的水平缩结系数,在养殖网具网衣长度方向的上边缘安装一条直径为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浮子纲;按0.7072的水平缩结系数,在养殖网具网衣的下边缘安装一条直径为14mm防污处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下纲;按0.707的垂直缩结系数,在养殖网具网衣宽度方向的左边缘安装一条直径为14mm防污处理后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左边缘纲;按0.707的垂直缩结系数,在养殖网具网衣宽度方向的右边缘安装一条直径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右边缘纲,这就完成养殖网具网衣的装纲;在养殖网具网衣左边缘纲、右边缘纲之间每隔2.3m安装一条直径为14mm防污S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此作为养殖网具网衣垂直力纲;在距离养殖网具网衣下纲0.6m处安装一条连接铜合金编织网上边缘纲用的连网水平力纲,连网水平力纲采用直径12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以钢筋混凝土制作10cm底边边长×1m高度的方形钢筋混凝土桩,距离方形钢筋混凝土桩顶面10cm处预留一个孔径为2cm的圆柱形孔,圆柱形孔用于养殖网具网衣垂直力纲的一端与方形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结缚连接;钢筋混凝土立柱为中空圆柱形,长度9m、外径30cm、壁厚10cm;钢筋混凝土立柱外表面涂三层船用防污剂;以一条长度63cm、直径14mm的四股尼龙绳插接制作1个周长为15cm的环形尼龙绳扣;以相同的方法再制作129个环形尼龙绳扣,累计获得130个环形尼龙绳扣;以一条长度63cm、直径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插接制作1个周长为15cm的环形超高强绳扣;以相同的方法再制作1314个环形超高强绳扣,累计获得1315个环形超高强绳扣;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浇制时,在位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的一个平面内,从距离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顶端开始每隔7cm垂直于立柱轴心线安装1个环形尼龙绳扣;在位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的一个平面内,从距离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顶端开始每隔7cm垂直于立柱轴心线安装1个环形尼龙绳扣;外露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外的环形尼龙绳扣用绳周长为44mm、预埋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内的环形尼龙绳扣用绳周长为106mm;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右侧分别安装65个环形尼龙绳扣,且所有环形尼龙绳扣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将一条长度4.5m、直径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顺次穿入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上65个环形尼龙绳扣后拉紧,并用塑料扎带系缚固定,以此作为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挂网垂直力纲;将一条长度4.5m、直径为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顺次穿入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上65个环形尼龙绳扣后拉紧,并用塑料扎带系缚固定,以此作为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挂网垂直力纲,这就获得了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挂网垂直力纲和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挂网垂直力纲;用相同方法获得规格结构完全相同的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左侧挂网垂直力纲和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挂网垂直力纲;在左侧海岸、右侧海岸上分别安装一根高度3m×底面圆直径25cm的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在左侧海岸与养殖网具网衣间的交汇处用打桩船将所述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下部打入海底4.5m,且确保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侧挂网垂直力纲位于接近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的一侧;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间的距离为5m;在右侧海岸与养殖网具网衣间交汇处用打桩船将所述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下部打入海底4.5m,且确保在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侧挂网垂直力纲位于接近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的一侧;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间的距离也为5m;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剪裁一幅15.6m长度×5.2m宽度的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两次折叠后获得边长为5.2m的正方形三层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对正方形三层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边缘按5m半径×90°圆心角的扇形进行修剪,修剪后获得一幅扇形三层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经编网,以此作为左岸软连接网衣;再在左岸软连接网衣半径方向安装五条直径14mm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五条直径14mm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中相邻两根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间的夹角为22.5°,位于左岸软连接网衣水平方向的一条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为左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位于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方向的一条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为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位于左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与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间的三条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为左岸软连接网衣径向力纲;先在左岸软连接网衣圆周部分的边缘安装一条直径26mm的八股尼龙绳,再用直径4.5mm尼龙绳按0.2m间距将一条7.86m长度×20.5mm链径的无档船用锚链与上述八股尼龙绳扎缚连接,以此作为左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用相同的方法获得右侧海岸用右岸软连接网衣、右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右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右岸软连接网衣径向力纲、右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先将左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的一端与左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的一端用死结连接后再与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用死结连接,再将左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的另一端水平拉紧并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系缚固定;然后每隔5cm以直径3.9mm涤纶编线将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侧挂网垂直力纲间进行系缚固定,全部系缚固定完毕后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就固定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低潮位时,在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所在的一个平面内用切割机对左侧海岸基石开一个5m半径×90°圆心角的左岸圆弧形槽;左岸圆弧形槽以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顶部为圆心,按1.96m弧长间距在左岸圆弧形槽内打4根高度0.5m×底面圆直径15cm左岸圆柱形铸铁桩;先将左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顺次铺设在左岸圆弧形槽中,再将左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左岸软连接网衣径向力纲拉紧后依次与左岸圆柱形铸铁桩间进行系缚固定,然后在左岸圆弧形槽内按1m弧长均匀填充1kg旧网衣,再在旧网衣上端用水下混凝土将左岸圆弧形槽浇筑填满,浇筑填满时需确保左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贴紧槽底,水下混凝土硬化后就将左岸软连接网衣平整固定在左侧海岸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之间;按左侧海岸同样的方法,先将右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的一端与右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的一端用死结连接后再与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用死结连接,再将右岸软连接网衣水平力纲的另一端水平拉紧并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系缚固定;然后每隔5cm以直径3.9mm涤纶编线将右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侧挂网垂直力纲间进行系缚固定,全部系缚固定完毕后右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就固定在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按左侧海岸同样的方法,低潮位时,在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所在的一个平面内用切割机对右侧海岸基石开一个5m半径×90°圆心角的右岸圆弧形槽;右岸圆弧形槽以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顶部为圆心,按1.96m弧长间距在右岸圆弧形槽内打4根高度0.5m×底面圆直径15cm右岸圆柱形铸铁桩;先将右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顺次铺设在右岸圆弧形槽中,再将右岸软连接网衣垂直力纲、右岸软连接网衣径向力纲拉紧后依次与右岸圆柱形铸铁桩间进行系缚固定,然后在右岸圆弧形槽内按1m弧长均匀填充1kg旧网衣,再在旧网衣上端用水下混凝土将右岸圆弧形槽浇筑填满,浇筑填满时需确保右岸软连接网衣边缘纲贴紧槽底,水下混凝土硬化后就将右岸软连接网衣平整固定在右侧海岸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之间;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之间浇筑一段92m长度的钢筋混凝土堤坝并同时预埋一幅高度1m的铜合金编织网、环形超高强绳扣和方形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水平且距离水面高度为4.5m,钢筋混凝土堤坝坡度为1:1.4;铜合金编织网垂直于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铜合金编织网装有上边缘纲、下边缘纲,铜合金编织网的上边缘纲、下边缘纲分别距离水面3.9m、4.9m;相邻两个方形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间距为2.3m;相邻两个环形超高强绳扣之间的间距为7cm,将一条长度92m、直径14mm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顺次穿入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上1315个环形超高强绳扣后拉紧,用塑料扎带对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与环形超高强绳扣进行系缚固定,以此系缚固定后的防污Z捻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绳作为挂网水平力纲;外露在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外的环形超高强绳扣用绳周长为44mm、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内的环形超高强绳扣用绳周长为106mm;每隔5cm以直径3.5mm涤纶编线将养殖网具网衣左边缘纲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右侧挂网垂直力纲间进行系缚固定连接,全部系缚固定连接完毕后养殖网具网衣左边缘纲就固定在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每隔5cm以直径3.9mm涤纶编线将养殖网具网衣下纲与挂网水平力纲间进行系缚固定连接,全部系缚固定连接完毕后养殖网具网衣下纲就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堤坝顶面上;每隔15cm以直径3mm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编线将养殖网具网衣的连网水平力纲与铜合金编织网上边缘纲进行扎缚固定连接;每隔5cm以直径3.3mm涤纶编线将养殖网具网衣右边缘纲与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的左侧挂网垂直力纲间进行系缚固定连接,全部系缚固定连接完毕后养殖网具网衣右边缘纲就固定在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上;最后,将养殖网具网衣浮子纲的两端水平拉紧后分别与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进行系缚固定连接;这样左侧海岸、左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左岸软连接网衣、第Ⅰ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养殖网具网衣、第Ⅱ根钢筋混凝土立柱、右岸软连接网衣、右侧海岸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桩、右侧海岸就牢固连接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6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