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7924.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凤兰;景中炤;姚力负;马瑾;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三相 体式 高压 绝缘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交流耐压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GIS设备和高压电力电缆在电网的广泛应用,保证GIS和电缆安装后的质量,对GIS设备和高压电力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是重要的测试手段。
目前国内在GIS设备现场安装完毕后,大多通过某一间隔出线高压套管施加电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但如果是扩建间隔,往往需要停一段母线,通过母线对新安装间隔GIS设备进行耐压试验,这种方法存在老设备被击穿的危险。而电缆耐压试验则只能通过GIS设备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h代替交流耐压,耗时严重,且上述试验方法不能够真实的反应GIS和高压电缆的安装质量,对安全运行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除此之外,在对三相电缆分别进行耐压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对GIS电缆舱中的SF6气体进行多次的排出、回收、重新充填过程,整个试验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独特、结构简单、便于吊装、使用灵活且试验精准的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含有三个绝缘套管,三个所述绝缘套管的下端通过对接法兰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腔体连接,三个所述绝缘套管成山字形排列,每一所述绝缘套管内均设置有加压引线,并且所述加压引线上设置有无缝波纹管和均压罩。
所述连接管为折线形,三个所述绝缘套管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两侧的所述绝缘套管的高度相同且大于中间的所述绝缘套管的高度。所述对接法兰为圆台形,其上下端分别设置圆环边,所述圆环边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对接法兰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槽和密封圈。所述绝缘套管由复合硅橡胶制成,所述加压引线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对接法兰由钢管和钢板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择便于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的电缆仓部位,设计三相耐压试验套管,通过试验套管对电力电缆直接进行加压,便可以避免了采用常规手段进行试验时繁杂的准备过程。
2、本发明在对三相电缆进行整个交流耐压试验的过程中,仅需要对电缆仓中的SF6气体进行一次充放作业,可大大缩短整个交流耐压试验的耗时。
3、本发明加压导线采用无缝波纹管加均压罩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导线场强过于集中的问题,避免了加压线在试验过程中的放电情况,在加压线对地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成对被测电缆的耐压试验。
4、本发明对接法兰采用圆台式设计,加工难度小,加工费用低;且内部能够满足均压要求;另外,三个绝缘套管成山形排列,中间连接管能够承受吊装力,便于吊装,拆装方便。
5、本发明每年度共对15条电缆线路的交流耐压试验,可减少停电时间1661小时,增加公司售电量约450万余度,经济效益明显,另外,可以极大地缩短设备停电时间,提高电网可靠性,尤其在迎峰度夏期间,可以使电力设备最大限度满足电网高负荷期持续运行的要求,有效保证迎峰度夏工程的顺利完成。
6、本发明造价便宜,结构简单耐用,便于吊装、使用灵活,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绝缘套管,2-对接法兰,3-连接管,4-固定腔体。
新型三相一体式高压绝缘套管含有三个绝缘套管1,其中:三个绝缘套管1的下端通过对接法兰2与连接管3的一端连接,连接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腔体4连接,三个绝缘套管1成山字形排列,每一绝缘套管1内均设置有加压引线,并且加压引线上设置有无缝波纹管和均压罩。
连接管3为折线形,三个绝缘套管1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两侧的绝缘套管1的高度相同且大于中间的绝缘套管1的高度。对接法兰2为圆台形,其上下端分别设置圆环边,圆环边上设置有螺栓孔。对接法兰2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槽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郑州华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镇流器铁芯E片自动装配机构
- 下一篇:阳极柔性电缆纵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