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显防千沸水节能饮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582.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曾为军;王大龙;王彦钧;董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数 显防千 沸水 节能 饮水机 | ||
1.一种数显防千沸水节能饮水机,包括水桶(1)、聪明座(2)、聪明头(3)、供水管(4)、冷水管(5)、冷水出水龙头(6)、热水管(7)、热水出水龙头(8)、积水盒(10)、电热器(11)、加热胆(12)、通气管(13)和蓄水箱(14),所述水桶(1)通过安装聪明座(2)上的聪明头(3)与蓄水箱(14)连接,蓄水箱(14)底端通过供水管(4)与加热胆(12)连接,供水管(4)设有冷水管(5),加热胆(12)底部设有电热器(11),加热胆(12)底端一侧设有热水管(7),还在该饮水机外部结构的下端设有积水盒(10),其特征在于:该饮水机还包括进水电磁阀(15)、出水电磁阀(16)、压力传感器(17)、液面显示柱(20)、数码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进水电磁阀(15)位于冷水管(5)与加热胆(12)之间的供水管(4)上,出水电磁阀(16)位于热水管(7)上,压力传感器(17)安装在积水盒(10)上,加热胆(12)外侧底部连通有液面显示柱(20),通气管(13)一端接于大气中,另一端连接加热胆(12)上端,该饮水机内部还有设有控制系统,外部设有数码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显防千沸水节能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饮水机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矩阵键盘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加热控制电路、温度监控电路、报警电路、热水出水闸门控制电路、水量数据存储电路、进水控制电路;
所述饮水机电源电路中电经过整流滤波后再分别经过四个芯片(U1、U2、U3、U4)分别得到+5V、+3.2V、+24V和+12V电压分别为整个控制电路系统供电;
所述单片机电路包括主芯片单片机(U5)和上述外围电路;
所述矩阵键盘电路由行线和列线组成的4×4矩阵键盘,行线键盘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20、P21、P22、P23连接,列线键盘由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24、P25、P26、P27连接;
所述数码管显示电路包括两个锁存器(U10、U11),锁存器(U10)、锁存器(U11)分别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0和P31连接;
所述液晶显示电路中,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Vcc管脚与电源电路的+5V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GND管脚接地,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V0管脚与滑动电阻(VR1)的划片相连,滑动电阻(VR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划片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RS管脚通过电阻(R16)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5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RW管脚通过电阻(R17)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6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E管脚通过电阻(R18)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7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DB0、DB1、DB2、DB3、DB4、DB5、DB6、DB7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19、R20、R21、R22、R23、R24、R25、R26)并分别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40、P41、P42、P43、P44、P45、P46、P47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BL1管脚与电源电路的+5V相连,液晶显示屏芯片(U20)的BL2管脚接地;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中,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52经过限流电阻(R2)后与三级管(Q10)的基极相连,其发射极经过电阻(R4)与三级管(Q11)的基极相连,三级管(Q11)的集电极与芯片(U6)的触发端T端相连,两个电阻(R5、R6)、两个电容(C22、C23)与芯片(U6)组成震荡电路,芯片(U6)的输出端F端与下降沿触发带清除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7)的1CLK端相连,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7)的J端和K端分别接+5V和接地,主芯片单片机(U5)的端口P53经过与非门芯片(U8),再经过开关(S21)后根据开关闸刀所处的位置分为两路,一路与芯片(U6)的~1CLR端相连,另一路方向是接地,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7)的输出端1Q分为两路输出,一路通过二极发光管(VD5)后与电磁继电器(K1)的电磁线圈一端相连,电磁线圈另一端接地,二极管(VD6)保护电磁继电器(K10),另一路与集成计数器芯片的时钟输入端CP端相连,异步清零端CR经过开关(S20)后根据开关闸刀所处的位置分为两路方向,一路方向是与三极管(Q10)的集电极相连,另一路方向是接地,三极管(Q10)的基极经过电阻(R8)后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2相连,芯片(U9)的输出端Q0和Q1端分别与管脚P5.1和P5.0相连,输出端Q1还与电磁继电器(K2)的电磁线圈一端相连,电磁线圈另一端接地,两个电磁继电器(K1、K2)分别控制着与电热器(11)相连的常开开关和常闭开关的打开与闭合;
所述温度控制电路中,数模转换芯片(U12)的VDD端口接电源电路的+5V输出端,电阻(R9)的一端也接+5V电压,另一端一路与数模转换芯片(U12)的A/D转换的模拟量输入通道AIN0相连,另一路与热敏电阻(RT)串联后分别与数模转换芯片(U12)的A0、A1、A2和VSS端相连后接地;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接+5V电压,内外时钟切换端EXT和AGND端接地,I2C总线数据输入输出端SCL一路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3相连,另一路经过电阻(R10)后与数模转换芯片(U12)的VDD端相连,I2C总线时钟输入端SDA一路与主芯片单片机(U5)的管脚P34相连,另一路经过电阻(R11)与数模转换芯片(U12)的VDD端相连;
所述报警电路中,音频功率放大器(U13)的Vcc端接电源电路的+5V输出端,GND端接地,正输入端IN+经过电阻(R28)后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53相连,负输入端IN接地,由电容(C24)与电阻(R27)串联组成的容阻震荡电路接在增益两端GAIN的两端,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OUT经过电容(C25)接蜂鸣器(SP1)的一端,蜂鸣器(SP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热水出水闸门控制电路中,由压敏电阻(RV)、可变电阻(VR2)、电阻(R29)和电阻(R20)组成的压力传感器两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15)的正负极相连,运算放大器(U15)的输出端与下降沿触发带清除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14)的时钟输入端1CLK相连,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14)的1Q端经过二极管(VD9)后与锁存器(U16)的锁存端L相连然后又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56相连,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56另一路经过电阻(R35)和电容(C27)组成的延时电路与锁存器(U16)的数据输入端D0相连;主从双J-K触发器芯片(U14)的~1Q端经过电容(C26)和电阻(R34)组成的延时电路与其清零端~1CLR相连;锁存器(U16)的数据输出端Q0和与门芯片(U17)的输入端的其中一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15)的输出端和与非门芯片(U19)的两个输入端相连后,与非门芯片(U19)的输出端和与门芯片(U17)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与门芯片(U17)输出端最后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54相连,同时输出端一路又经过发光二极管(VD10)后与电磁继电器(K3)的电磁线圈一端相连,此端经过开关(S19)后与+5V蓄电池的正极相连,电磁线圈另一端接地与蓄电池的负极;电磁继电器(K3)所对应的常开开关(K3-1)的一端接+24V电压,另一端接在出水电磁阀(YV1)的正极,出水电磁阀(YV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水量数据存储电路中,串行EEPROM芯片(U18)的芯片地址输入引脚A0、A1、A2和GND五个管脚接地、写保护WP端也接地,串行EEPROM芯片(U18)串行时钟端SCL和串行数据端SDA分别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61和P62相连、电磁继电器(K3)所对应的常闭开关K3-2的一端接+5V电压,另一端一边接在串行EEPROM芯片(U18)的电源输入端VCC上,另一边经过电阻(R38)与三极管(Q1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接+5V电压,发射极一路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57相连,另一路经过电阻(R39)后接地;
所述进水控制电路,三极管(Q10)的基极经过电阻(R37)后与主芯片单片机(U5)管脚P60相连,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接电源电路的+5V输出端,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发光二极管(VD12)后与电磁继电器(K4)的电磁线圈一端相连然后接地,电磁继电器(K4)的所对应的常开开关的一端接+24V电压,另一端接在进水电磁阀(YV2)的正极,进水电磁阀(YV2)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显防千沸水节能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5)自由端头设有冷水出水龙头(6),热水管(7)自由端头设有热水出水龙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5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饮冲泡系统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快速制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