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郁热性糖尿病的哈萨克药物组合与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7575.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妮娜·贾尔肯;波拉提·马卡比力;加尔肯·除哈依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妮娜·贾尔肯;波拉提·马卡比力;加尔肯·除哈依甫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3/1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郁热 糖尿病 哈萨克 药物 组合 与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郁热性糖尿病的哈萨克药物组合与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哈萨克民族传统医药理论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民族先祖及传统医药工作者和民间广泛的基于哈萨克族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六元学说即“阿勒特突固尔”来研究多种疾病致病机理及诊疗方法。哈萨克族医学家乌太波依达克·特列吾哈布勒(1388~?)于公元15世纪所著《哈萨克族医学概论》一书即从气、功能、能量即胡瓦特学说、脏器即“木谢列尔”学说理论出发对多种疾病进行病理分析和医药方案、药物诊疗设计。
哈萨克民族医药传统常用药材生地、知母、石膏、麦冬、生甘草、生白芍是依托脏器学说即“木谢列尔”来治疗体液疾病,民间主要通过提取处理后内服,其主要作用是治疗糖尿病。
按照哈萨克传统医药理论,糖尿病有部分病因病理过程与脏器功能失调相关,其表征有所不同。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和肿瘤、心脑血管病一起列为世界范围的三大难症。2006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数据表明,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达2380万人,已成为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在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约占患者的10%,治疗依赖外源性给予胰岛素维持。另一大类为I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非依赖型,约占患者人群的90%。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属于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群,存在微循环障碍、冷痹症、痈滞,主要表现为身体组织和肢体末端瘙痒、眩晕等。经对症药治疗后,随炎症的减缓,血液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仅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同时在降血糖过程中,可能还会具有降低血脂、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等作用,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胃郁热性糖尿病由于肝火盛,消耗水谷。进食多而迅速消耗,灼耗胃阴,或因肾阴不足,虚火导致胃阴损耗。上述原因可导致脾胃燥热,善饥而多食,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体型日渐消瘦,大肠失其濡润,大便秘结,治疗以清胃养阴增液为主。
糖尿病的原因和病理是非常复杂的,治疗应该考虑更多的问题。既然糖尿病是多因素造成的,那么防治糖尿病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指标,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多方面的治疗药物。
因此,一种新的治疗及预防糖尿病的中草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就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郁热性糖尿病的哈萨克药物组合与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中药物采用以下原料制取:
水提:取中药材
以哈萨克传统民族医药常用药材生地、知母、石膏、麦冬、生甘草、生白芍等多种药材之一种或两种以上,各1~50重量份,优选为各5~35重量份,进行水提1~4次:将上述材料破碎后按药材重量的5~30倍加水,加温至95~110℃,文火加热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15~65分钟,过4mm以下筛取透过液,优选为100~400μm筛,静置4小时以上取上清液,将水提所得透过液静置后所得上清液浓缩干燥至含水量≤60%,得提取液,即得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上述的水提第2次之后的加水量为中药材重量的5~15倍为宜。
上述中药材水提之前最好先进行醇提:按中药材重量的5~15倍量浓度为75~95%的乙醇在65~95℃温度下提取1~4次,每次10~45分钟,得乙醇提取液,过4mm以下筛取透过液,浓缩至干物质含量≥40%的提取物,并且将所述提取物与水提所得提取物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妮娜·贾尔肯;波拉提·马卡比力;加尔肯·除哈依甫,未经妮娜·贾尔肯;波拉提·马卡比力;加尔肯·除哈依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