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207.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幸夫;大桥正明;中武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8 | 分类号: | H02K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周靖,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线圈 处理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绕于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的极齿上的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的配线处理构造。
背景技术
通过在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的多个极齿上卷绕漆包线等绝缘膜电线,形成多个线圈。线圈的极间为了形成电动机的各相而用搭接电线连接。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在印刷配线基板上与外部电力线连结。
将绝缘膜电线卷绕在极齿上的绕线用吐线嘴从定子铁芯的中心侧向外侧工作,因此,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顺着定子铁芯的内周部布置。在布置印刷配线基板后,该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在外缘部自线圈向该印刷配线基板上立起来。在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从线圈立起来的部位,不存在用于将定子铁芯和线圈进行电绝缘的绝缘树脂成型品(终形)。
立起来的绝缘膜电线在印刷配线基板的外缘部向内折叠,钎焊(半田接合)于该印刷配线基板上的配线图案。在将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与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图案结合时,形成于印刷配线基板外缘部的凹痕用于引导配线。
线圈极间的搭接电线顺着定子铁芯的内周部布置,所以在印刷配线基板的外缘部使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立起来时,产生该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与搭接线交叉的部位。
作为与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线端的配线处理构造相关的技术,公开有一种定子,其中在覆盖定子铁芯的极齿且将定子铁芯与绕线进行绝缘的端板上,设置连结极齿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槽,利用通过端板的槽的绝缘线捆扎仅仅绕线或捆扎绕线和绕线端处理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74337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中,在印刷配线基板的外缘部折叠的部位的绝缘膜电线,由于在与邻接的金属壳体(罩)的内壁之间不存在电绝缘体,因此,存在不能确保绝缘所需要的爬电距离、电绝缘性能差的问题。
在将各相的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与印刷配线基板的配线图案结合时,使用形成于印刷配线基板上的凹痕作为配线的引导部,但只使用凹痕时,绝缘膜电线易于从该凹痕脱落,不能可靠地定位。
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绝缘膜电线的位置偏离而产生钎焊的不良情况,且若由于结合作业的重复而过度加热时,电线的绝缘膜燃烧,电绝缘性能显著降低,成为短路的原因。
当使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在印刷配线基板的外缘部立起来时,使得该绝缘膜电线与用于形成电动机的相的搭接线交叉、接触,存在不能确保电绝缘的爬电、空间距离的问题。
在按照安全标准等的要求必须确保对于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相交叉的电绝缘距离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在交叉、接触部位插入绝缘套管等对策。
另外,专利文献1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廉价的定子,其通过用穿过对定子铁芯和绕线进行绝缘的端板的槽的绝缘线进行捆扎,提高线圈间的密合度,实现绕线端部或绕线端处理部的节省空间化和绕线端处理工时的减少。因此,专利文献1的技术对卷绕于定子铁芯的极齿上的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的电绝缘性能的改善、电绝缘的爬电、空间距离的确保没有任何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该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能够改善卷绕于定子铁芯的极齿上的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的电绝缘性能,且能够确保电绝缘的爬电、空间距离。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在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的内周部形成向该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或轴向外侧突出的具有电绝缘性的壁部。在该壁部形成槽部。
在所述槽部内,布置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在定子铁芯的内周部形成向该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或轴向外侧突设的具有电绝缘性的壁部,在该壁部形成槽部。而且,在该槽部内布置有卷绕于定子铁芯的极齿上的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始端或终端。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在具有电绝缘性的壁部的槽部内,布置有各相线圈的绝缘膜电线的缠绕始端或终端,因此能够改善电绝缘性能,且能够确保电绝缘的爬电、空间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的正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2的定子线圈的配线处理构造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洋电气株式会社,未经山洋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偏氟乙烯复合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亲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