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7205.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邵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4;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263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是城市照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路灯的性能直接关系着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大部分路灯都采用黄光源,主要是考虑到在雾天或下雨时,黄色光的穿透力较强,能够起到很好的照明作用,然而,长期处于黄色光的照射环境中,容易引起司机驾驶疲劳,影响着驾车及行人的安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灯,其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照明光线,提高行车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路灯,包括基座;还包括湿度探测器、控制器、黄光支路和白光支路,其中,黄光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开关和至少一个黄光源,第一开关设于基座内,黄光源设于基座前方;白光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开关和至少一个白光源,第二开关设于基座内,白光源设于基座前方;湿度探测器设于基座上,将感测的湿度数据送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基座内,将前述湿度数据与预存的切换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湿度数据高于切换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闭合,而当所述湿度数据低于切换阈值时,控制第二开关闭合。
所述黄光源和白光源有序排列,且交错设置。
上述路灯还包括复眼透镜阵列,所述复眼透镜阵列设于基座上黄、白光源的前方。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利用黄光穿透力强和白光不易使人疲劳的特点,在同一路灯上同时设置黄光源和白光源,并根据空气中的湿度情况判断当前能见度,当雾天或下雨时,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此时能见度低,开启黄光源照明,而当天气状况良好时,空气中的湿度必然降低,此时开启白光源照明,防止司机因长时间处于黄光环境中而容易疲劳,从而提高驾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灯珠阵列的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路灯,包括基座,还包括湿度探测器、控制器、黄光支路和白光支路,下面分别介绍。
所述基座安装于灯柱的顶部,用于将本发明进行整体安装。
黄光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开关和至少一个黄光源,第一开关可设于基座内,避免外部天气变化对其损伤,而黄光源设于基座前方,所述黄光支路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由控制器对第一开关的通断控制,实现通电与否。
白光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开关和至少一个白光源,第二开关可设于基座内,避免外部天气变化对其造成损伤,而白光源设于基座前方;所述白光支路可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由控制器对第二开关的通断控制,实现通电与否。
湿度探测器设于基座上,用于实时感测天气湿度状况,并将感测的湿度数据送入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可设于基座内,防止外部日晒雨淋对控制器的影响,所述控制器预存有切换阈值,当控制器接收到湿度探测器感测的湿度数据时,将该湿度数据与预存的切换阈值进行比较,并据此控制第一、二开关的通断。
所述黄光源和白光源均设于基座前方,在通常情况下,黄、白光源的数目都大于1个,所有光源有序排列,构成灯珠阵列,为了实现较好的照明效果,可将黄光源和白光源交错设置,如图2所示,是150W路灯的设计图,其中,灯珠的单个功率均为3W,共需设置50个光源,图2中包含“×”的圆形表示黄光源,包含实心圆点的圆形表示白光源。
实际应用中,湿度探测器实时感测空气中的湿度情况,若高于切换阈值,表示此时为雾天或下雨,能见度低,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闭合,发出黄光照明,有助于驾驶员看清路面情况;而当天气状况良好时,空气湿度较低,此时第二开关闭合,发出白光照明,防止司机因长时间接受黄光照明而疲劳驾驶,提高驾车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使间隔排列的光源能够实现完整的照明范围,可在基座上黄、白光源的前方设置复眼透镜阵列,实现均匀照明。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