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7202.8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俊;刘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照片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3D人脸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脸重建技术经常用人脸的一个或多个二维图像(例如数字照片)来创建脸部的一个三维表述。依此创建的表述可以是表示不同人脸的个体特征的文件,例如电子文件。所述文件可以用于,例如面部识别,动画的制作或者渲染。
该图像一旦被获取,就经常在先前知识或人脸通常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假定基础上进行处理。这种知识经常被称为“领域知识”,一种“先前模型”, 或者尤其是一种“一般人脸”。例如,先前人脸知识可以显示不同种类的面部特征,比如眼睛、鼻子等等的当前位置或者可能的位置。先前人脸知识是由可以假定人脸是由人脸的基本形状和外观、照相机参数、光参数、以及其他已知元素,或易于估计的元素等的一种线性组合形成的。这些元素可以被组合来估计人脸可能的外貌。此外,领域知识可以由艺术家定义的一般人脸形状或由多个已知的人脸计算出的平均人脸形状的形式参与。
在整个重建的过程中,人脸重建的普通技术利用一般人脸的先前知识,和可能的一组人脸度量或形变参数。另外一种普通的技术尝试避开先前人脸知识的使用,而是使用纯粹的数据驱动的方法来实现人脸重建。这是可以实现的,例如,利用从多个校准照相机得到的多个图像中的二维要点的三角法测量。不幸的是,由于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利用了一般人脸,前者的方法可能提供不现实的数据。后者的方法需要额外的硬件构造,而该硬件构造在一个合理的成本下事实上很难实现。单一照相机纯粹数据驱动的方法缓解了多视角立体方法的硬件约束,但是它自身可能会由于在处理的阶段中缺乏约束而不稳定。
但是,现有方式都是基于拟真的人脸重现,实施过程过于复杂,不利于使用者的快速简便实现,也不能有效与现有照片图片结合,进行DIY匹配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①,用户选择需要处理的人脸素材,生成3D人脸形象;步骤②,调整匹配3D人脸形象;步骤③,进行3D人脸形象细节修饰;步骤④,将动画表情导入3D人脸形象,构成3D人脸形象成品;步骤⑤,保存3D人脸形象成品。
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步骤①所述的人脸素材为用户提供的图片文件,或是为用户拍照获取的人脸照片。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图片文件为卡通人物,或是为肖像照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步骤②所述的调整匹配内容包括,脸部大小、眼睛位置、鼻子位置、嘴巴位置。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眼睛位置包含眉毛分布与眼睛张开闭合范围,所述嘴巴位置包含嘴巴张开闭合范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步骤③所述的3D人脸形象细节,包括眼睛颜色、眼睛大小,头发发型、头发颜色、头部装饰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头部装饰件包括眼影、帽子、耳机、胡子、耳环。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步骤④所述的动画表情包括微笑、大笑、张眼、闭眼、张嘴、闭嘴、哭泣。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根据照片自动生成3D人脸的方法,其中:步骤⑤所述的3D人脸形象成品保存在本地处理端,或是保存在云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利用一张照片,一步步帮助用户生成3D人脸形象,生成后可以调整各个部分的细节。由此,能够与后续程序进行配合,生成的人脸拥有预制的各种表情,进行有效的3D人脸形象互动。并且,整个生成过程简单,容易处理,不会增加处理设备的数据负担,易于用户自主操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
图1是用户选择需要处理的人脸素材示意图。
图2是脸部大小调整匹配示意图。
图3、图4是眼睛位置调整匹配示意图。
图5是鼻子位置调整匹配示意图。
图6是嘴巴位置调整匹配示意图。
图7是3D人脸形象细节修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金融IC卡的停车费支付方法
- 下一篇:根据曲率对三维模型进行帧聚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