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蓝紫色发光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149.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申怀彬;李林松;牛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6 | 分类号: | C09K11/56;C09K11/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壳结构纳米晶 合成 荧光量子产率 蓝紫色荧光 安全环保 尺寸分布 工业合成 合成过程 连续调节 规模化 蓝紫色 纳米晶 前躯体 手套箱 一锅法 宽窄 荧光 粒径 锌盐 镉盐 发光 节约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是使用普通的镉盐和锌盐作为镉和锌的前躯体一锅法合成具有良好蓝紫色荧光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是目前最经济环保的合成高质量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方法。合成过程简单,重复性好,安全环保,无需手套箱,可节约成本60%以上。合成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荧光范围可以在400nm到490nm之间连续调节。粒径尺寸分布均匀,荧光量子产率效率高(50‑100%),半高宽窄。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适用于规模化合成高质量纳米晶,因此无论是在实验室合成还是工业合成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低成本,环保,简单,可控的合成具有良好蓝紫色荧光的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本方法可规模化生产,因此在工业合成和应用蓝紫色荧光纳米晶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
背景技术
半导体纳米晶, 尤其是Ⅱ-Ⅵ族荧光半导体纳米粒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调控纳米晶尺寸可产生不同波长的荧光,这使得其在生物分子标记和免疫检测,光发射二极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备受人们关注。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人们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实现可见光范围(500-640nm)纳米晶的合成,然而对蓝紫色范围纳晶的合成方法研究较少,合成质量偏低不能满足未来基于蓝紫色纳米晶的发光器件的应用。另外在已有的蓝紫色发光纳米晶合成中也存在纳米晶稳定性较差,合成过程较为繁杂,合成成本较高等缺点,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蓝紫色纳米晶相关应用研究的开展和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因此,一种低成本、安全高效,可重复,光学性能稳定,高量子产率,可规模化合成高质量蓝紫色纳米晶的方法对目前广泛开展无机发光半导体纳米晶的应用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环保,可重复,可规模化合成高量子产率的,具有良好蓝紫色荧光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方法。解决目前制备蓝紫色荧光纳米晶过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合成成本高,合成质量较差的难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稳定的低毒性的镉和锌的盐作为镉和锌的前驱体。选用十八稀作为溶剂。选用八烷基硫醇和十二烷基硫醇的混合溶液作为S前驱体。把上述镉盐和锌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到十八烯中,把八烷基硫醇和十二烷基硫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到上述十八烯与镉盐和锌盐的混合溶液中,快速升温到300℃反应一定时间后升温到310℃继续反应1分钟-3小时。最终得到具有高量子产率的蓝紫色发光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
具体的,上面的镉盐可选用下列任意一种:乙酰丙酮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油酸镉,硬脂酸镉,癸酸镉,月桂酸镉,十四酸镉。锌盐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乙酰丙酮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油酸锌,硬脂酸锌,癸酸锌,月桂酸锌,十四酸锌。以上所述反应溶剂可选自下列之一或任意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液体石蜡、石蜡,十八稀,二十四烷或者矿物油,其中最优选液体石蜡或十八烯,可以极大的降低合成成本。加入溶剂的量以溶解量为宜,且最好不要超过反应容器体积的1/3。
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制备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简化了制备核壳结构过程中的工序,同时采用了价格低廉的溶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因而此法不仅合成出了高质量的纳米晶,增加了合成的可控性,同时还使合成工序简化、降低了成本。
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荧光量子产率可达50-100%,尺寸偏差可控制在不大于10%,半高宽在14-50nm之间,荧光光谱范围在400-490n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的溶剂环保且成本低,可节约成本60%以上,合成的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具有单分散性,质量高,尺寸分布均匀,荧光效率高,半高宽窄,通过高温壳层生长技术解决了以往合成蓝紫色荧光纳米晶不稳定和量子产率低的难题。本方法无论是在实验室合成还是工业合成上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牵引机
- 下一篇: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智能终端、移动终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