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然光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1018.2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W131/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然光 新型 隧道 照明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照明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自然光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照明系统作为道路营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照明占整个隧道照明70%以上,因此解决好这些区段的照明,对隧道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驶近较长隧道洞口时,在驾驶人视野中的天空、露天路面、附近建筑物等的亮度,远较隧道洞口的亮度高。在感应现象的作用下,虽然实际上洞口也有相当的亮度,但驾驶人仍然感到洞口很黑,像个“黑洞”,以致无法辨认洞口附近的情况,连障碍物也难以发现,这种现象称为“黑洞”效应。为解决上述隧道照明上的特殊问题,目前隧道照明节能普遍运用的方法主要有:1.新型照明设施节能法:如专利号ZL201010216503.3“LED隧道照明灯”,提高了LED路灯的寿命和发光效率,但对于大型隧道加强光照明仍需铺设大量的LED路灯,即离不开耗电,且存在眩光的问题。2.照明智能控制法:如专利号ZL200910224028.2“高路公路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合理使用电能问题,但增加了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且仍需通过大量的灯具耗电用于隧道增强照明,这种方法运用于大型偏远隧道照明仍存在较高能耗的瓶颈。3.可再生能源法:专利号ZL201020538084.1“ASP LED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该方法利用太阳能和风能需要转化成电能,再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取代隧道电能照明,大大降低了隧道照明供电,但增加风光互补发电和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太阳能转化率不高,且能源每次转换都不可避免造成损失。总之,目前隧道节 能方法虽然在节能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但仍存在当前普遍运用的隧道口减光结构的控制成本高或控制条件复杂的矛盾。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隧道照明结构。该发明充分利用自然光解决了隧道入、出口段和过渡段的照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然光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自然光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出入口外侧延长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钢筋砼拱梁及采光间隙。
所述的隧道明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口减光照明系统外侧方向道路的两边各栽种一段乔木。
所述的隧道明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间隙是由透光板、挡光板相连接组成。
所述的隧道明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和挡光板之间设置有通风孔。
所述的隧道明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间隙的透光板是毛玻璃。
本发明可以根据工程计算设置采光间隙,充分利用自然光,解决隧道入、出口段和过渡段的照明。透光板采用的毛玻璃材质,可以使隧道出入口过渡段的光照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示意图
图2为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钢筋砼拱梁位置截断面示意图
图3为采光间隙装配示意图
图4为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一种基于自然光的新型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出入口外侧延长方向间隔设置若干钢筋砼拱梁1及采光间隙2。在隧道口减光照明系统外侧方向道路的两边各栽种一段乔木4。所述采光间隙2是由透光板5、挡光板6相连接组成。所述透光板5和挡光板6之间设置有通风孔7。所述透光板5采用的毛玻璃材质,可以使隧道口的光照柔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未经王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1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