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连接构造与隔震层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8210.0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平;李文彦;徐凯;王斌;沈朝勇;龙耀球;周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村镇 建筑 连接 构造 隔震层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连接构造;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隔震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80%的国土位于地震烈度6度或6度以上地区,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村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灾害中农村民居损毁严重,我国农村地区发生的地震灾害有小震大破坏的特征。
采用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构建的隔震层可达到优越的减震效果,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建筑隔震技术,但其成本高,且需要进行专门的隔震设计和专业化施工机械,因此一直以来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及乡镇中较少应用。在另一方面,由于村镇建筑层数低,自重小,总投入相对较少,采用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时支座设计面压远小于其压应力限值从而造成较大的浪费。
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适合于村镇地区特点的隔震产品与隔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村镇地区特点的隔震连接构造。该隔震连接构造结构及施工简单,解决采用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构建的隔震层成本高,且需要进行专门的隔震设计和专业化施工机械,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连接构造,包括基础圈梁、若干高阻尼隔震支座;所述基础圈梁包括分离的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基础圈梁上部能相对基础圈梁下部水平移动;所述高阻尼隔震支座分布于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之间,其包括由高阻尼橡胶与工程塑料板层叠硫化而成的支座主体;所述隔震连接构造还包括填充结构、可压缩挡件;所述填充结构填充于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高阻尼隔震支座三者围成的空间内,并且填充结构接近高阻尼隔震支座的部分可压缩;
所述可压缩挡件包括紧贴于基础圈梁的外周圈梁的内侧的第一可压缩挡件,以及紧贴于基础圈梁的内圈梁的两侧的第二可压缩挡件;所述第一可压缩挡件至少将外周圈梁的基础圈梁下部内侧的上缘、位于与基础圈梁上部相固定的表层结构下方的外周圈梁的基础圈梁上部内侧覆盖;所述第二可压缩挡件至少将内圈梁的基础圈梁下部两侧的上缘、位于与基础圈梁上部相固定的表层结构下方的内圈梁的基础圈梁上部两侧覆盖。
所述外周圈梁为基础圈梁外周部分,内圈梁为除外周圈梁外其它基础圈梁部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压缩挡件还包括紧贴于基础圈梁的外周圈梁的外侧的第三可压缩挡件,所述第三可压缩挡件至少将外周圈梁的基础圈梁下部外侧的上缘、位于与基础圈梁上部相固定的表层结构下方的外周圈梁的基础圈梁上部外侧覆盖。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结构由与基础圈梁下部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填充于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高阻尼隔震支座三者围成的空间中除第一固定部分外的其余空间的滑移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基础圈梁上部、高阻尼隔震支座均分离。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结构由与基础圈梁下部相连第一固定部分,与基础圈梁上部相连的第二固定部分,以及填充于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高阻尼隔震支座三者围成的空间中除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外的其余空间的滑移带组成;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与基础圈梁上部、高阻尼隔震支座均分离,第二固定部分与基础圈梁下部、高阻尼隔震支座均分离;并且位于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之间的滑移带可压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用于村镇建筑的隔震连接构造还包括与基础圈梁上部、基础圈梁下部相连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限定基础圈梁上部相对基础圈梁下部的水平位移。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压缩挡件、填充结构接近高阻尼隔震支座的部分均为泡沫塑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隔震层的施工方法。
所述隔震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浇筑基础圈梁下部,并找平基础圈梁下部的上表面;
2)于基础圈梁下部安装高阻尼隔震支座,并控制每一个高阻尼隔震支座的上端面的平整度在1/300之内;
所述高阻尼隔震支座包括由高阻尼橡胶与工程塑料板层叠硫化而成的支座主体;
3)于基础圈梁下部的上端,高阻尼隔震支座之间构筑填充结构;并控制填充结构的上端面与高阻尼隔震支座上端面平齐;
所述填充结构接近高阻尼隔震支座的部分可压缩;
4)浇筑基础圈梁上部;
5)安装可压缩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