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梁钢制外模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4114.9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鹿红雷;陈少武;滑雪涛;常宇;刘彬艳;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模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箱梁钢制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梁钢制外模板包括钢桁架体系、外部模板体系和模板加固体系;其中钢桁架体系由分别位于桥梁横截面左右两侧的侧部钢桁架组成,每个侧部钢桁架由多个沿桥梁纵向并行设置且依次相连的钢桁架组构成,每个钢桁架组包括两条纵楞(1)、多根横撑(2)、两条背楞(3)、两条面楞(4)、多根斜撑(5)、多条横肋(6)和一条底板托(10),其中纵楞(1)水平设置,两条纵楞(1)沿桥梁纵向平行布置;多根横撑(2)沿桥梁横向间隔设置,并且两端分别与两条纵楞(1)相连接;背楞(3)垂直设置,每条背楞(3)的下端与一条纵楞(1)的外端相连接;面楞(4)呈曲线形,一端与一条背楞(3)的上端相连接,另一端则连接在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纵楞(1)内端上;多根斜撑(5)间隔设置,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面楞(4)和纵楞(1)上;多条横肋(6)沿桥梁横向间隔设置在两条面楞(4)的顶面上;底板托(10)水平设置,连接在位于最下侧的横肋(6)外侧;外部模板体系由多组模板组成,每组模板由两条模板边框(7)、一张面板(9)和一块上平模(13)组成;其中两条模板边框(7)分别安装在一个钢桁架组中多条横肋(6)的两端,并且其上形成有多个模板边框连接孔(8),相邻两组模板上相应模板边框(7)之间利用螺栓贯穿模板边框连接孔(8)的方法彼此连接;面板(9)平铺在多条横肋(6)的顶部并与其焊接成整体;上平模(13)的底面与面板(9)的外端通过多个上平模底面连接螺栓(16)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模板上相应上平模(13)外端之间采用上平模侧面连接螺栓(17)进行连接;模板加固体系由多组并行布置的横拉杆及多个螺栓夹片(18)组成,每组横拉杆由多根下口横拉杆(11)和两根上口横拉杆(12)组成,其中多根下口横拉杆(11)的两端对称穿入在左右侧两个对应的钢桁架组上两条底板托(10)的预留螺栓孔(19)中,并且外端用螺栓夹片(18)固定;每根上口横拉杆(12)的两端对称穿入在左右侧两个对应的钢桁架组上相应的两根背楞(3)上端的预留螺栓孔内,并且外端用螺栓夹片(1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外模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梁钢制外模板还包括操作平台体系,操作平台体系由多组操作平台组成,每组操作平台由两个操作平台托架(15)和操作台板组成;每个操作平台托架(15)的一侧至少形成有两个操作平台托架连接孔(14),并且利用螺栓贯穿操作平台托架连接孔(14)的方法连接在一个钢桁架组上的一根背楞(3)上;操作台板平铺在两个操作平台托架(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外模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纵楞1之间的距离为1m;相邻两条横肋6之间的距离为300m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外模钢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梁钢制外模板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在已搭设好的箱梁支架上将两条纵楞(1)平行设置,水平间距为1m;
2)将多根横撑(2)的两端以间隔设置的方式分别与上述两条纵楞(1)相连;
3)将每条背楞(3)的下端与一根纵楞(1)的外端垂直相连,上端与一条面楞(4)的外端相接,同时将面楞(4)的另一端与纵楞(1)的内端相连接;
4)将多根斜撑(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位于同一平面内的面楞(4)和纵楞(1)上;
5)将多条横肋(6)间隔连接在两条纵楞(1)的顶面,间距300mm;
6)将两条模板边框(7)分别连接在位于多条横肋(6)两端的面楞(4)上;
7)将一条底板托(10)水平连接到位于最下侧的横肋(6)外侧;
8)将一张面板(9)平铺到多条横肋(6)顶部,并采用交错焊将两者焊接成整体;
9)将上平模(13)底面与面板(9)的外端通过多个上平模底面连接螺栓(16)进行连接;
10)在每条背楞(3)的上部利用螺栓贯穿操作平台托架连接孔(14)的方法安装一个操作平台托架(15),然后将操作台板平铺在两个操作平台托架(15)上,由此制成一套已连成一体的一个钢桁架组、一组模板和一组操作平台;
11)重复上述步骤1)—10),直至制成所需套数的钢桁架组、模板和操作平台;
12)将上述多套已连成一体的一个钢桁架组、一组模板和一组操作平台整体吊装到桥梁两侧的指定位置后进行模板的调整加固,然后将相邻两组模板上相应模板边框(7)之间利用螺栓贯穿模板边框连接孔(8)的方法彼此连接,同时将相邻两组模板上相应上平模(13)外端之间采用上平模侧面连接螺栓(17)进行连接;
13)将多根下口横拉杆(11)的两端对称穿入在左右侧两个对应的钢桁架组上两条底板托(10)的预留螺栓孔(19)中,调整下口宽度,然后将外端用螺栓夹片(18)固定;
14)铺设底模板,调试底模及外模板高程,待高程调试完成后进行钢筋的绑扎;
15)将每根上口横拉杆(12)的两端对称穿入在左右侧两个对应的钢桁架组上相应的两根背楞(3)上端的预留螺栓孔内,调整上口宽度,然后将外端用螺栓夹片(18)固定,由此制成模板加固体系;
16)最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上述步骤相反的次序先拆除模板加固体系和相邻两组模板之间的连接,之后用吊车将上述多套钢桁架组、模板和操作平台依次拆除即可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1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