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3885.6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尻孝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SM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使利用金属性薄板形成的屏蔽罩相对于壳体滑动,从而使双方相互配合的构造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得到内置有电存储单元的存储卡等卡和设备侧的印制电路底板的电连接的构件,广泛使用所谓的卡连接器。本申请的申请人也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卡连接器。在本申请中,基于图7以及图8,对该现有例的卡连接器进行说明。
现有例的卡连接器100具备卡收纳空间40,该卡收纳空间40以能够滑动插拔的方式收纳卡,通过利用屏蔽罩30覆盖壳体10而形成。另外,从在图7中位于左侧的开口部分插入卡。壳体10和屏蔽罩30的构造为使屏蔽罩30相对于壳体10沿卡的滑动插拔方向滑动,从而相互配合,通过使设置于壳体10的侧面的第一卡定凸部11和设置于屏蔽罩30的侧面的侧面卡定片31相互矛形卡定,来卡定该滑动。
第一卡定凸部11在如图7中的圆内放大显示的那样,是使壳体10的侧面的一部分向外侧以楔形突出设置的凸形状部。更详细而言,第一卡定凸部11形成凸形,该凸形具有突出量从卡插入方向的里侧朝向近前侧逐渐增加的倾斜壁11a、和从突出尺寸成为最大的位置朝向成为倾斜壁的基点的壳体10的侧面几乎形成垂直的垂直壁11b。
另外,侧面卡定片31是通过对屏蔽罩30的侧面的一部分进行切槽,形成为其前端部能够沿卡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弹性位移的弹性片部。参照图8对该卡连接器100的组装顺序进行详细叙述。
图8(a)表示组合壳体10和屏蔽罩30之前的状态。在沿滑动插拔卡的方向的方向上,在图示了壳体10和屏蔽罩30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使屏蔽罩30向正下方(以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覆盖壳体10。
图8(b)表示使屏蔽罩30覆盖壳体10的状态,且表示滑动配合前的状态。此时,侧面卡定片31与第一卡定凸部11相比位于卡插入方向的里侧。之后,使屏蔽罩30相对于壳体10向拔取卡的方向(以箭头所示的方向)滑动。
图8(c)表示使屏蔽罩30滑动而完成了滑动配合的状态。在从图8(b)的状态至图8(c)的状态之前的期间,侧面卡定片31处于与第一卡定凸部11的倾斜壁11a抵接的状态,伴随从图8(b)状态进行滑动,侧面卡定片31沿倾斜壁11a朝向卡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弹性位移量逐渐增加。若成为图8(c)状态,则侧面卡定片31不与第一卡定凸部11抵接,复原至不产生弹性位移的初始位置。其结果,侧面卡定片31与第一卡定凸部11的垂直壁11b抵接,进行所谓的矛形卡定,从而制止屏蔽罩30向返回图8(b)状态的方向移动,完成安装。
另外,设置于壳体10的卡插入方向里侧的第二卡定凸部12也是与第一卡定凸部11相同的形状,通过该第二卡定凸部12,壳体10和屏蔽罩30在卡的厚度方向被卡定。
专利文献1:外观设计第1410073号公报
如上所述,现有例的卡连接器100是为了卡定滑动配合,而在卡连接器100的侧面设置了由第一卡定凸部11和侧面卡定片31构成的矛形卡定构造的卡连接器。然而,这些配合量尺寸成为形成屏蔽罩30的金属薄板的板厚程度,未必可以说是足够的配合量。例如,在为了将这样的卡连接器100安装至印制电路底板而进行搬运时,利用搬运机,针对屏蔽罩30的上表面作用朝向卡收纳空间40的内侧按压该面的方向的外力,于此,在屏蔽罩30的侧面向外侧打开的方向上产生挠曲,所以存在上述的矛形卡定脱离,卡连接器100被破坏,使得壳体10和屏蔽罩30拆开的情况。
为了防止这样的卡连接器100的破坏,考虑通过使第一卡定凸部11和侧面卡定片31之间的配合量尺寸增大来提高相互间的卡定强度是有效的。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增大第一卡定凸部11的朝向外侧方向的突出量来增大配合量尺寸,但在这种情况下,使突出量增大带来卡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变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壳体和屏蔽罩滑动配合形成的卡连接器中,不使卡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增大而提高滑动配合的卡定强度,防止在搬运时等,在安装至印制电路底板之前的状态下卡连接器被破坏。
另外,目的在于利用用于提高滑动配合的卡定强度的构造,也同时提高针对收纳的卡的保持力,从而减少卡突然意外的顾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K株式会社,未经SM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3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