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取得切屑根部的简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2443.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全;赵丽;乔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取得 切屑 根部 简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式取得切屑根部的简易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获取切屑根部来研究第一变形区的变形及集中剪切带的特征。目前,取得切屑根部的方法有快速落刀法和Buda法。采用快速落刀装置,最简单的结构是冲击式快速落刀装置。这种结构的落刀装置在较高的切削速度条件下不能够满足瞬时“冻结”切削的要求,另外快速落刀装置落刀速度的快慢对切屑根部变形有较大影响。Buda法是利用工件特殊形状,是切屑根部脱离基体组织,但当速度较高时,取得的根部大小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常的获取切屑根部的快速落刀法准备工作繁琐,实施过程较麻烦,Buda法所采用的特殊形状较复杂等不足。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取得切屑根部的简易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在薄片边缘切割出一个槽孔的形状的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取得切屑更加理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取得的切屑根部图;
图中:1切削速度方向、2铣刀、3槽孔、4工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取得的切屑根部图。
本发明包括工件本体4和槽孔3。
所述的工件本体4的边缘线割出一个槽孔3。
所述的铣刀2按照图示的切削速度方向1切削工件本体4时,当铣刀2接触到槽孔3时,此时工件不能承受住这个切削力,会发生突然断裂,使得切屑根部从工件上分离。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者等同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