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电池卡扣机构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1215.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唤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机构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具电池卡扣机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因为具有轻薄且容易携带的特性,使其销售量与市占率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桌上型电脑。所有的笔记本电脑上都配备有可重复充电的充电电池模块,以在没有电源供应的场所提供笔记本电脑运作所需的电能。一般的笔记本电脑主机的后端会设置有用来收纳前述充电电池的电池槽。当使用者将充电电池置入于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槽内时,充电电池的电连接端口就会连接电池槽内的电连接座。
而某些笔记本电脑上为了更稳固地固定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与电池槽内会配置有两个锁固机构来固定充电电池,以避免充电电池不慎掉出电池槽。两个锁固机构一般而言距离不会太远,以方便使用者同时控制锁固机构来释放充电电池。因此,某些笔记本电脑的锁固机构会靠近充电电池的同一端设置,造成远离锁固机构的充电电池另一端没有与电池槽连接的机构,使得充电电池的另一端容易在电池槽内浮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是提出一种具具电池卡扣机构的电子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电池卡扣机构的电子装置,其包含本体、弹性卡扣机构以及电池。本体,具有一容置槽。弹性卡扣机构包含相邻连接且相夹一角度的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且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位于容置槽内且与容置槽的侧墙间具有间隙。电池具有一缺口,此缺口位置面对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的接合处,当电池置入容置槽时,电池推抵第一导引面,使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朝容置槽的侧墙形变而靠拢,当电池离开容置槽时,电池推抵该第二导引面,使第一、二导引面远离容置槽的侧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弹性卡扣机构更包含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包含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部邻近容置槽且固定于本体,连接部自固定部延伸而出并位于容置槽内,且连接部与第一导引面相连。其中,当电池置入或离开容置槽时,固定连接件变形使连接部靠拢或远离容置槽的侧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容置槽的侧墙与容置槽的底面间具有破口,弹性卡扣机构更包含卡沟件,卡沟件与第二导引面相连,容置槽的侧墙卡掣于卡沟件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卡沟件为U字型,且卡沟件更包含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三面。第一面位于容置槽内且与第二导引面相连,第三面面对容置槽的侧墙的外壁面,第二面连接于第一面与第三面之间。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与容置槽的侧墙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电池离开容置槽时,第三面抵靠侧墙的外壁面,当电池置放入容置槽时,第一面抵靠侧墙的内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电池推抵第一导引面或第二导引面时,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所夹的角度变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电池置放入容置槽后,电池与容置槽的侧墙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引面以及第二导引面的连接处与容置槽的侧墙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弹性卡扣机构的材质为弹性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电池的一端部更包含锁固件,此锁固件选择性地锁固本体,弹性卡扣机构则位于电池的相对另一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电池更包含提拉部,且提拉部设置于电池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弹性卡扣机构的第一导引面以及第二导引面与容置槽的侧壁间具有间隙的设计,使得电池可通过推抵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而置放入或离开容置槽,而当电池位于容置槽内时,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则可稳固地卡扣住电池,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电池没有与装置本体连接的一端的浮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是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本体与电池的结合图。
图2是绘示图1中的弹性卡扣机构20的放大图。
图3是绘示图2中沿着线段A_A`的剖面图。
图4是绘示电池离开容置槽时,弹性卡扣机构的卡沟件与侧壁的相对位置的关系。
【符号说明】
10: 本体
20: 弹性卡扣机构
30: 电池
100: 容置槽
110: 侧墙
111: 外壁面
112: 内壁面
113: 底面
120: 底面
130: 破口
140: 螺孔
199: 螺丝
200: 固定连接件
201: 固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1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