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224.6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7/12;B32B27/04;B32B27/06;B32B27/32;B32B27/38;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63/00;C08L61/06;C08K9/06;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76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烯烃 复合 内衬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烯烃内层和玻璃钢外层,所述聚烯烃内层和玻璃钢外层之间通过粘结剂复合成整体;
其中,所述聚烯烃内层由重量百分比为5%~50%玻璃纤维纱增强50%~95%聚烯烃树脂,并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得,所述玻璃钢外层由浸渍热固性树脂胶的玻璃纤维纱通过缠绕成型工艺在聚烯烃内层外表面直接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为表面经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无碱玻璃纤维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选自聚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外层由以下原料按照各重量百分比组成:20%~40%环氧树脂、10%~25%酚醛树脂、20%~40%玻璃纤维纱、5%~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乙二胺、5%~15%碳酸钙和2%~5%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内层的内表面沿内衬管的轴向设置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内层的端部设置有止口。
7.一种制作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玻璃纤维纱和聚烯烃树脂在200~260℃的加工温度下通过双螺杆造粒生产线加工成玻纤增强聚烯烃粒料,然后将所述玻纤增强聚烯烃粒料在50~80℃的烘箱中干燥1~3小时,最后在200~260℃的注塑温度下将烘干的玻纤增强聚烯烃粒料通过注塑机加工成聚烯烃内层;
在所述聚烯烃内层的外表面涂覆粘接剂,然后将其置于玻璃钢缠绕机的模架上;
按重量配比将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二胺、碳酸钙和丙酮在浆式搅拌机上混合均匀得到热固性树脂胶,再将玻璃纤维纱浸渍热固性树脂胶;接着通过缠绕机将浸渍了热固性树脂胶的玻璃纤维在聚烯烃内层的外表面进行来回交叉缠绕,使聚烯烃内层的外表面形成玻璃钢外层;最后,将整个内衬管从缠绕机的模架上取下,20~30℃固化5~10小时后即得到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渍了热固性树脂胶的玻璃纤维按与转动轴成30~70度的缠绕方向进行来回交叉缠绕,在聚烯烃内层的外表面形成玻璃钢外层,所述聚烯烃内层与玻璃钢外层的厚度之比为1: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钢/聚烯烃复合内衬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热熔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2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动支承
- 下一篇:具有改善的耐分层性的罩纱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