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炬爆燃点火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8727.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勇;游同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13/00 | 分类号: | F23Q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炬 爆燃 点火 安全 系统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炬点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火炬爆燃点火安全系统。
(二) 背景技术
火炬点火一般都用高压火花塞电打火,若打不着还有爆燃点火,其原理是仪表空气经阀门、过滤器、阀门、调压阀、单向阀进入混合器,燃料气(焦炉煤气)经阀门、过滤器、阻火器、阀门、调压阀、单向阀也进入混合器,当两股气体压力相近,比例在爆燃范围内时,在混合室点火,混合器就会霎间燃爆到火炬头顶,将长明灯点着,然后长明灯引着火炬。
待稳定后将各阀门关上,更多的工厂常常嫌浪费而关掉长明灯,这是因为阀门在使用后一般都会内漏,再加仪表空气压力为0.7MPa左右,焦炉煤气压力为8-11KPa,空气会进入焦炉煤气系统,若氧含量超过0.5%,可能使精脱硫飞温,烧坏催化剂,达到爆燃比例可能引起爆炸。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火炬爆燃点火安全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炬爆燃点火安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混合器的仪表空气管和焦炉煤气管,其特征在于:仪表空气管连通混合器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A、过滤器A、阀门B、调压阀A和单向阀A,焦炉煤气管连通混合器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E、过滤器B、阻火器、阀门D、阀门C、调压阀B和单向阀B,阀门A和阀门B之间的管道上连通有一条短接管,短接管上安装有阀门F。
本是用细细凝在仪表空气管与混合器的连通管道上设置一条短接管,通过阀门F控制短接管的开闭,实现对仪表空气管线内空气的操控,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所述混合器上设置有若干条分支管线,分支管线上安装有球阀A且分支管线末端接近长明灯,通过球阀A实现对长明灯的点火。
所述焦炉煤气管与混合器的连通管道在阀门D后面分设有连通长明灯的并联分管,并联分管上设置有球阀B,通过球阀B实现对长明灯供焦炉煤气。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能够精确控制混合器的气体成分,同时有效防止仪表空气和焦炉煤气互窜,保证了使用的安全,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器,2仪表空气管,3焦炉煤气管,4阀门A,5过滤器A,6阀门B,7调压阀A,8单向阀A,9阀门E,10过滤器B,11阀门D,12阀门C,13调压阀B,14单向阀B,15短接管,16阀门F,17球阀A,18长明灯,19并联分管,20球阀B。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混合器1的仪表空气管2和焦炉煤气管3,仪表空气管3连通混合器1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A4、过滤器A5、阀门B6、调压阀A7和单向阀A8,焦炉煤气管3连通混合器1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阀门E9、过滤器B10、阻火器、阀门D11、阀门C12、调压阀B13和单向阀B14,阀门A4和阀门B6之间的管道上连通有一条短接管15,短接管15上安装有阀门F16;所述混合器1上设置有若干条分支管线,分支管线上安装有球阀A17且分支管线末端接近长明灯18;所述焦炉煤气管3与混合器1的连通管道在阀门D11后面分设有连通长明灯18的并联分管19,并联分管19上设置有球阀B20。
用爆燃法点火时,先关阀门B6、阀门C12、阀门D11、阀门E9,再开接近长明灯18的球阀A17,然后打开阀门F16,开阀门A4,将仪表空气管线中的杂质吹干净,再开阀门B,调调压阀A7后面的减压阀使压力表指示3Kpa;依次开阀门E9、阀门D11、阀门C12,调节调压阀B13后面的减压阀使压力表指示接近3Kpa,并从混合器1取样分析,使混合气组分在爆燃范围内,在混合器1点火,混合气就会霎间爆燃到火炬头顶,将长明灯点着,然后长明灯引着火炬。
待稳定后将阀门A4、阀门B6关闭,打开阀门F16,再关阀门C12,然后关球阀A17,这时仪表空气和焦炉煤气就不可能再互窜,即使阀门A4和阀门B6内漏,也只能通过阀门F16放空到大气。有些工厂常常嫌浪费而关掉长明灯,即关球阀B20、阀门D11、阀门E9,也不会因仪表空气和焦炉煤气互窜造成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洪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8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泡沫陶瓷燃烧器的火焰区厚度模拟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