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8459.3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福田区优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9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最大。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近年来,PM2.5等微颗粒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雾霾天气逐渐增加,大大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急需一种除尘除雾装置以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能够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包括:吸收塔,其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吸收塔还包括至少一入风口以及至少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冷凝板,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冷凝板包括波浪形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底部的冷却管,当雾霾气体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吸收塔内时,所述冷凝板将所述雾霾气体液化,使得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体上并随着液体排出,从而净化所述雾霾气体,且净化后的雾霾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较优的,所述除尘除雾装置还包括一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且与所述至少一冷凝板相对设置,用以收集所述至少一冷凝板上的液体。
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两个相对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之间,且与所述入风口正对设置。
较优的,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下的倾斜角。
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顶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上的倾斜角。
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两两交错嵌接在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冷凝板正对设置。
较优的,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收集箱连通,且在塔体底部的内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凸缘,所述凸缘上形成有一个凹槽,所述导流管从所述冷凝板嵌接的位置开始延伸至所述塔体底部的入风口处,以将冷凝板上的液体导流到塔体底部的凸缘凹槽内。
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多边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入风口处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每个所述冷凝板呈弯折结构,且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间隔并交错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每两个冷凝板部分相对设置,使得所述雾霾气体沿着至少两个U型路径到达所述收集箱。
较优的,所述冷凝板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以及第三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入风口之下,且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入风口正对,所述第三冷凝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下,所述第三冷凝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的其中一个侧边相对,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与所述入风口正对。
较优的,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用以将液化的液体排出。
本发明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利用冷凝板液化雾霾气体的原理,将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化的水分上而排出或收集,因此能够对雾霾空气进行净化,从而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而且,该除尘除雾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且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除尘除雾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8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排泥同步降解污水中碳、氮、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