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的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047.8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邵军;王浩刚;杨朝亮;费卫峰;李有春;郭红霞;杨运波;周雪梅;张志红;邓高峰;史宝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球 球体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展成磨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航天发动机行业使用的少半球球体,在采用普通外圆磨床或平面磨床展成磨削时,通常一次只能磨削一件。由于属少半球球冠结构,球冠直径均小于球体最大直径,故球冠的球心处在实体以外为空间点,装夹后磨削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常规量具不能直接测量获得准确球径值,控制球心位置、球面形状误差困难,生产效率低。
在中国知识产权网、soopat专利搜索引擎中搜索专利,均未查询到相似的专利。
在《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第8期,公开发表了《少半球体的磨削方法探讨》的论文。该论文中,对少半球体加工中球体球径尺寸、球心位置、球形误差等主要参数在无法直接测量时,采用间接测量特征点、采用检具验证、球面接触面涂色检查等定性方法间接控制。其论述的是控制方法,与本发明内容无相同或相似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直接测量获得准确球径值,控制球心位置、球面形状误差困难,以及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装夹装置。
本发明包括芯轴、六角螺母、弹簧垫圈、定位压盘和球心补偿盘。其中球心补偿盘安装在所述芯轴的球心补偿盘安装面上,并与该芯轴过渡配合。两个定位压盘分别安装在芯轴两端的凸台上,并通过该凸台实现各定位压盘的径向定位。以球心补偿盘的两个端面为工件的定位面,该球心补偿盘两个端面平行度为0.01~0.02mm。所述球心补偿盘、两个定位压盘与工件均与芯轴同轴。
在芯轴的轴对称处有径向凸出的球心补偿盘安装面,该球心补偿盘安装面的轴向宽度为球心补偿盘厚度的1.5~2倍,以方便所述球心补偿盘的轴向移动;
在接近芯轴两端的圆周表面亦分别有径向凸出的定位压盘安装面。该定位压盘安装面的宽度比定位压盘的轴向高度大5~15mm。
芯轴接近芯轴两端的圆周表面均有外螺纹,并且该外螺纹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压盘安装凸台的外侧。芯轴两端面有用于与磨削设备或磨削装置顶尖装夹的中心孔。
所述球心补偿盘的外径略小于工件的外径。球心补偿盘的厚度根据工件的补偿量确定,所述的工件的补偿量是指工件端面至球心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球心补偿盘的两个端面均有凹槽,凹槽直径小于工件内径,使工件端面分别与球心补偿盘的两个端面的外缘接触。
定位压盘4的外圆周表面为阶梯面。定位压盘4的最小外径与工件等径段的内径相同,将工件的等径段安放在定位压盘的最小外径的圆周上,并通过定位压盘外圆周表面的阶梯面实现对工件的轴向定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当少半球球体表面硬度大于等于HRC55、圆度小于等于0.02mm,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Ra0.8μm时,展成磨削过程能够使用标准量具直接测量磨削球径、球心位置,确定球体形状误差,实现在线误差调整的磨削装置。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两件少半球球体一次装夹完成磨削,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一倍。
两件少半球球体对称装夹,形成的球冠面对称位于最大球径两侧,可满足加工过程使用标准外径量具采用常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获得球体不同截面球径值,降低了磨削质量控制难度和检测成本。
两件少半球球体同时装夹,展成磨削平稳,磨削纹路完整,可直接控制球心位置、球面形状,降低了误差调整难度,相比单件少半球球体磨削,可提高球径、球心位置精度6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装夹装置结构图。
图2是芯轴1示意图。
图3a是定位压盘4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图3b是定位压盘4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a是球心补偿盘5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b是球心补偿盘5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5是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装夹装置连接工件的示意图。
图6是薄壁少半球形工件端面与球心距离的示意图。其中:
1.芯轴;2.六角螺母;3.弹簧垫圈;4.定位压盘;5.球心补偿盘;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少半球球体展成磨削装夹装置。
本装置包括芯轴1、六角螺母、弹簧垫圈3、定位压盘4、球心补偿盘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现移动网络信号盲区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轿车顶盖天窗存放周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