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调控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6015.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索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玉升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调控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照明调控方法,系用于对一个或多个灯源进行追踪同速调控,该灯源连接一控制单元并具有至少一个电源开关,且该控制单元具有一个或是多个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一灯源同速步骤:于电源通电期间以供电电源的交流电源频率或周期同速调控及/或运作该各灯源,并于电源断电期间以追踪断电之前该供电电源的一完整的交流电源周期而同速调控及/或运作该各灯源;
(b)一起始编码步骤:以该电源开关为连续未操作超过一预设连续未操作时间后的第一次操作为一起始编码操作;
(c)一终止编码步骤:自该起始编码操作后该电源开关再次为连续未操作超过该预设连续未操作时间为一切换操作时间段,以该切换操作时间段的切换操作的排列组合辨识为一电源开关操作编码;
(d)一对应运作步骤: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电源开关操作编码而进行一灯源调控模式或是一灯源运作模式的对应模式运作;
(e)一灯源调控步骤:当运作于该灯源调控模式时,该控制单元设定该灯源的照明特征参数,并且以该设定的照明特征参数更新该控制单元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其中该照明特征参数系包括一亮度参数或一色温参数;以及
(f)一灯源运作步骤:当运作于该灯源运作模式时,该控制单元依据该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而控制该灯源以执行一灯源运作程序,其中该灯源运作程序包括一点灯程序及一熄灯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系包括判断该供电电源的交流电源的额定频率,依据该交流电源的额定频率修正该各灯源的调控及/或运作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其中该完整的交流电源周期系取自断电之前该供电电源的多个交流电源周期的平均周期或众数周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该切换操作的排列组合系包括选自切换次数、切换间隔时间、及切换占空比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包括使该控制单元以另一切换操作时间段的切换操作的排列组合,而辨识出另一电源开关操作编码,并依据该另一电源开关操作编码执行对应的一调控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该照明特征参数包括一启动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包括使该控制单元依据一原厂初设参数而设定该灯源的照明特征参数,使该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恢复为该原厂初设参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包括以当前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更新一新设灯源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设灯源的更新动作系包括下列步骤:
控制该灯源依据该当前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为不同的亮暗变化;
以该新设灯源的一光传感器感测该亮暗变化而由该新设灯源的控制单元辨识为一光亮暗操作编码;以及
该控制单元依据该光亮暗操作编码设定该新设灯源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设灯源的更新动作系包括下列步骤:
控制该灯源依据该当前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为不同的亮暗变化;
以一光遥控装置感测该亮暗变化并对该新设灯源转送出具亮暗变化的一光讯号;
以该新设灯源的一光传感器感测该光讯号而由该新设灯源的控制单元辨识为一光亮暗操作编码;以及
依据该光亮暗操作编码设定该新设灯源的预设定照明特征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及步骤(e)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包括使该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该灯源调控模式而控制该灯源为不同的亮暗变化,该亮暗变化系包括一定时间内的闪烁、一定次数的闪烁、渐亮、及渐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或步骤(e)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包括使该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该灯源调控模式而控制一播音单元产生不同的音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玉升,未经索玉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