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卷式屏蔽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4056.1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凯;杨波;张宝辉;喻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骏鼎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F16L57/04;F16L5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套管,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卷式屏蔽套管。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橡胶管、乳胶管、水管等管状物体的编织类的保护套管常见的有两种:(1)采用塑料等原料制成的丝直接编织成封闭式套管;(2)采用塑料等原料制成的纤维编织成片材,再在该片材的两边缝合拉链、魔术贴、钉按扣等,形成开口式套管。以上两种套管存在以下缺点。封闭式套管需要将被套物两端大的连接器拆除后才能将保护套管套入,一旦被套物出现故障或者需要年检的时候则需要再次拆去连接器,取出套管方可操作。开口式套管需要先编织成片材,再缝合拉链等闭合用部件,工序复杂、零部件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多个作业人员、多道作业工序才可制作出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和制作简单,且使用方便、灵活的自卷式屏蔽套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卷式屏蔽套管,以沿所述套管轴向为经线方向,以沿所述套管圆周方向为纬线方向,所述套管包括由沿经线方向的第一股和沿纬线方向的第二股经纬编织成的片材,其中所述第一股为金属单丝和/或塑料纤维合成的一股,所述第二股为金属单丝和/或塑料单丝合成的一股, 所述片材定型成围绕轴向自卷曲的中空的卷筒状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得卷筒状的所述片材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被打开而套在线束等管状物体上,在外力撤消后自动还原成卷筒状。
优选地:
所述片材重叠的部分在所述套管圆周上所占的角度范围为90度或180度或360度。
所述金属单丝为镀锡铜丝、镀锡铜箔丝或铝镁丝。
所述金属单丝包括2根0.12mm的金属单丝。
所述塑料纤维为PET纤维、PA纤维、PP纤维、PE纤维、涤纶复丝、特多龙复丝或尼龙复丝。
所述塑料纤维为1根900D的塑料纤维。
所述塑料单丝为PET单丝、PA单丝或PPS单丝。
所述塑料单丝包括2根0.25mm的塑料单丝。
所述套管上含有阻燃材料、磁屏蔽材料、防水材料、防腐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定型加工包括加热片材,再使用卷装治具使片材变形,定成卷筒状之后再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套管采用由沿经线方向的第一股和沿纬线方向的第二股经纬编织成的片材,其经定型围绕套管轴向自卷曲成中空的卷筒状且至少部分重叠,通过定型的卷筒状片材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打开而套在线束等管状物体上,且在外力撤消后自动还原成卷筒状,因此,使用时可以先将套管打开再套,而不需要要求被套物小于套管的内径,即使被套物两端具有大的连接器也不需要拆除,例如,可以直接套在两端具有大型连接器的电线上,方便操作,排除了隐患。另外,本发明的套管也省去了缝合拉链等闭合用部件,使得套管的结构及制作工艺更为简单,也节省了这些闭合用部件的成本,使用操作上也更方便。由于卷筒状片材的片材部分重叠,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因此,还能灵活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被套物。
片材采用金属单丝和塑料单丝/纤维经纬编织而成,有利于套管的定型,并且,套管抗垂直打击力度较高,经多次弯折仍可以恢复原状,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卷式屏蔽套管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卷式屏蔽套管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自卷式屏蔽套管另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阅图1,在自卷式屏蔽套管一些实施例里,以沿所述套管轴向为经线方向,以沿套管圆周方向为纬线方向,所述套管包括由沿经线方向的第一股B和沿纬线方向的第二股A经过经纬编织构成的片材,其中第一股B为金属单丝和/或塑料纤维合成的一股,第二股A为金属单丝和/或塑料单丝合成的一股, 所述片材经加工定型成围绕轴向自卷曲的中空的卷筒状,且卷曲片材的两相对自由边形成交接,使得片材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定型使得卷筒状的所述片材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打开而套在线束等管状物体上,在外力撤消后自动还原成卷筒状。优选地,至少一股中含有金属单丝。套管中采用金属单丝提高了定型性能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骏鼎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骏鼎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4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