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3143.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烈;李孝明;鲁利斌;陈传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1616***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蛹 蛋白 纤维 天竹 混纺 生产 高档 针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蚕蛹蛋白纤维是综合利用高分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化纤纺丝技术,从蚕蛹中萃炼出优质蛋白PC,与天然纤维素共混后,制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高科技工艺,使蛋白质富集在纤维表面,形成皮芯结构的蛋白质纤维。蛋白PC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含量都在15mg/g以上,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对人体皮肤十分有益,可保持肌肤表皮细胞活性,延缓肌肤氧化衰老。而纤维的皮芯结构又能保证氨基酸与皮肤充分接触,最大限度地发挥呵护肌肤的特殊功效。用蚕蛹蛋白纤维开发的纱线可用于生产高档服装面料、T恤、内衣、床上用品等产品。蚕蛹蛋白纤维产品保留了真丝织物的优点,又克服了真丝织物娇嫩、色牢度差、易缩、易皱、易泛黄、遇强碱易脆损等缺陷,产品柔软细腻、透气舒适、亲肤美肤、环保健康、染色绚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蚕蛹蛋白纤维虽然具有不少优良特性,但也存在可纺性较差的缺点。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公司采用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天竹、棉可纺性优于蚕蛹蛋白纤维。另外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蚕蛹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有效地改善了纤维的可纺性,保证了纺纱过程的顺利进行,成功开发了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纱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有真丝的柔软飘逸,可抵御紫外线侵害,吸湿透气好的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蚕蛹蛋白纤维与天竹、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
蚕蛹蛋白纤维:干断裂强度2.33CN/dtex、湿断裂强度1.59CN/dtex、干断裂伸长19.9%、初始模量43.97CN/dtex、细度1.71dtex、长度37.6mm、抗酸断裂强度2.26CN/dtex、抗碱断裂强度2.31CN/dtex、蛋白含量8.6%、回潮率12.78%;
天竹纤维技术指标:纤维长度38mm、细度1.33dtex、干断裂强度2.36CN/dtex、湿断裂强度1.26CN/dtex、回潮率11.8%、含油率0.25%、残硫量11.9mg/100g、白度68.5%、干强变异系数(CV)14.55%;
棉纤维:配棉品级2.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8.8CN/tex、细度1.68dtex、16mm以下短绒率为17.6%、回潮率7.6%、含杂率1.1%;
生产的具体步骤如下:
1)蚕蛹蛋白纤维清花工艺
清花生产前先对蚕蛹蛋白纤维原料进行加油加湿处理,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2mm,转速80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刀片伸出肋条2mm;豪猪开棉机上加装SXFZ-103型多功能防轧仪,打手速度420r/min;成卷机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温湿度65±5%,棉卷罗拉速度12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8±0.2Kg,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
2)蚕蛹蛋白纤维梳棉工艺
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速度785r/min、道夫速度19r/min、盖板速度111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12英丝×10英丝×10英丝×10英丝×12英丝,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刀背与机框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35mm、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7mm、出口隔距1.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机械牵伸103倍,前张力牵伸1.4倍,蚕蛹蛋白纤维生条干重定量采用15.90g/5m;
3)并条工艺
蚕蛹蛋白纤维先经过一道预并,再在头并上与天竹预并条、棉精梳条并合,然后经过二并;头并采用6根,2根蚕蛹蛋白纤维预并条、2根天竹纤维预并条和2根棉精梳条;蚕蛹蛋白纤维预并条干重定量13.00g/5m,天竹纤维预并条干重定量18.2g/5m,棉精梳条干重定量20.8g/5m;头并干重定量16.20g/5m;二并,头并后的6根并合,二并干重定量15.25g/5m;
4)粗纱工艺
粗纱捻度5.38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9mm×24mm×45mm,后区牵伸1.21倍,钳口隔距6.0mm,摇架压力140N/双锭,粗纱干重定量为3.57g/10m,粗纱总牵伸倍数8.7倍,前罗拉转速185r/min,乌斯特条干≤4.5%,粗纱伸长≤2.0%、差异率≤0.5%;
5)细纱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奥氏体系不锈钢以及奥氏体系不锈钢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微生物菌体的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