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站馈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959.6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汝丹;罗辉;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站 馈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卫星站馈源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大型移动新闻采访等需求的猛增,传统的通信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顺应了这种趋势,卫星通信异军突起。
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而卫星信号的下行波束却是水平直线传播,这就造成不同方位角所接收的同一极化信号有所不同。因而,从卫星接收到的微波射频信号一般包括两个不同频率支路的极化信号。为了发射和接收所需频率的支路极化信号,通常使用卫星站馈源组件来实现。
如图1a和图1b所示,传统的卫星站馈源组件由正交模转换器、滤波器、极化旋转器三个模块简单的叠加组合而成。其优点是它实现了发射和接收两路极化信号的隔离传输、且发射端具备360度极化旋转功能,同时可以对其中某一模块提出具体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卫星站馈源组件展现出来的更多是缺点和不足,诸如整体体积大,不利于卫星站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馈源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后,整体性能严重恶化,特别是发射端驻波恶化较大,不利于大功率情况下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卫星馈源组件,采用整体掏腔实现多功能集成,采用简单紧凑的结构形式实现两种正交的线极化信号在高隔离度下分别匹配传输,整体加工,对结构精度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利于批量生产。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卫星站馈源组件,包括:主体腔体和与所述主体腔体连接的盖板;所述主体腔体上开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的底端设有波导组,所述波导组的底端设有发射端口,所述公共端口、波导组和发射端口之间形成发射通道;所述主体腔体上还设有耦合窗口、第一馈电孔和第二馈电孔,所述耦合窗口设于公共端口底端和波导组组成的区域,所述两个馈电孔之间通过波导传输线连接,所述盖板设有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滤波器空腔,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耦合窗口、第一馈电孔连接,所述公共端口、波导组、耦合窗口、滤波器空腔、第一馈电孔、波导传输线和第二馈电孔之间形成该卫星馈源组件的接收通道。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为台阶波导组,所述台阶波导组包含至少一级台阶波导。
优选地,所述台阶波导组包含多级台阶波导,并且所述多级台阶波导之间呈不共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多级台阶波导沿远离所述公共端口的方向缩小。
优选地,所述耦合窗口的轴线与所述发射端口的轴线垂直并且相交。
本发明的滤波器空腔也可以设置在主体腔体上,为此,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卫星站馈源组件。其包括:主体腔体和与所述主体腔体连接的盖板;所述主体腔体上开设有公共端口,所述公共端口的底端设有波导组,所述波导组的底端设有发射端口,所述公共端口、波导组和发射端口之间形成发射通道;所述主体腔体上还设有耦合窗口、第一馈电孔、第二馈电孔及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滤波器空腔,所述耦合窗口设于公共端口底端和波导组组成的区域,所述两个馈电孔之间通过波导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耦合窗口、第一馈电孔连接,所述公共端口、波导组、耦合窗口、滤波器空腔、第一馈电孔、波导传输线和第二馈电孔之间形成该卫星馈源组件的接收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卫星站馈源组件的主体腔体采用整体加工形成,与带有滤波器空腔的盖板对接实现微波射频信号的收、发高隔离传输,整个馈源组件结构简单,体积紧凑,可实现防水功能,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能。
2、由于采用了相应设置各级台阶波导的尺寸大小的台阶波导组,微波射频信号在从公共端口经过发射通道传输到极化旋转器时,与所需支路信号频率不同的另一支路微波射频信号被多次截止传输,从而将所需的一条支路的极化信号给分离出来。本发明的卫星站馈源组件不需要经过调试即可实现良好的信号匹配性能。
3、由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腔体相连形成滤波器,将经过发射通道并从耦合窗口传输过来的与所需一条支路极化信号频率不同的另一支路极化信号过滤掉,因此,本发明的卫星站馈源组件无需调试即可实现良好的滤波性能。
4、本发明的卫星站馈源组件中,微波射频信号在经过所述主体腔体公共端口、所述台阶波导组、所述耦合窗口、所述滤波器空腔、第一馈电孔、波导传输线及第二馈电孔,传输到LNB(Low Noise Block,高频头)时,由于设置各个结构的相应尺寸大小,将频率不符合要求的一个支路极化信号截止传输,从而分离出所需支路的极化信号。因此,上述微波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任何一步不需要经过调试即可实现好的匹配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2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糖苷酶抑制物的提取并分离纯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电热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