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装置及投影状态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1090.3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成川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G06T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 装置 状态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装置及投影状态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已知有将基于从个人计算机等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投影到屏幕等被投影体上的作为图像投影装置的投影仪。
有时利用这样的投影仪向例如圆柱这样的曲面上投影图像。
在例如圆柱上适当地投影未变形的图像的情况下,需要对投影图像实施几何学校正。
这样的几何学校正中使用的函数根据例如相对于圆柱而言的投影仪的朝向或距离、圆柱的直径这样的投影仪与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等而不同。
因而,需要根据投影仪与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来进行与几何学校正有关的设定。
这样的几何学校正的设定方法已知有几个。
例如,第一方法为如下方法:由投影仪将格子图案向圆柱投影,通过由用户来调整该格子的交点位置来依次变更几何学校正的设定值。
第二方法为如下方法:明确从投影仪至圆柱的距离及方向、圆柱上的屏幕的范围、投影仪的视角、以及光轴位置等,根据它们的值来计算需要的几何学校正的校正值。
作为第三方法,例如在特开2004-320662号公报中公开了组合与圆柱无直接关系的一般的几何学校正来调整图像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上述的几何学校正的设定方法,例如根据第一方法,用户能够直观地进行操作。
然而,需要对很多交点位置进行调整,需要大量的劳动和时间。
例如在第二方法中,需要正确地确定一般很难确定出的投影仪与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实施起来是很困难的。
例如根据第三方法,操作量少所以用户能够比较容易进行操作。
然而,用户很难直观地掌握应该组合什么样的几何学校正。
此外,第一方法及第三方法是近似的设定,而不是数学方面的正确的校正。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及投影状态调整方法,能够直观地以容易的操作来进行与向圆柱面的图像的投影有关的正确的调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投影装置具备:投影部,向由圆柱的母线构成的曲面上的对象区域投影图像;图像变换部,对由所述投影部投影的投影图像实施几何学变换;参数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投影部与所述曲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参数;以及变换函数决定部,基于所述参数,决定所述几何学变换所使用的变换函数;所述对象区域是由如下的边围起来的区域,所述边为:第一边及第二边,与所述圆柱的轴平行;第三边,为相对于所述轴垂直的第一平面与所述曲面的交线;以及第四边,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与所述曲面的交线;在将实施了所述几何学变换后的图像投影到所述曲面上的区域设为图像区域时,所述参数包括:4角参数,用于使所述图像区域的4角与所述对象区域的4角一致;第一中点参数,用于使所述图像区域的上边的中点即第一中点与所述对象区域的所述第三边的中点一致;第二中点参数,用于使所述图像区域的下边的中点即第二中点与所述对象区域的所述第四边的中点一致;以及第二基准线参数,用于在将连结所述图像区域的所述第一中点和所述第二中点而成的线设为第一基准线时,调整在所述图像区域的左边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或者在所述图像区域的右边与所述第一基准线之间设置的第二基准线的位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投影装置具备:投影部,向由圆柱的母线构成的曲面上的对象区域投影图像;图像变换部,对由所述投影部投影的投影图像实施几何学变换;参数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投影部与所述曲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参数;以及变换函数决定部,基于所述参数,决定所述几何学变换所使用的变换函数;所述对象区域是由如下的边围起来的区域,所述边为:第一边及第二边,与所述圆柱的轴平行;第三边,为相对于所述轴垂直的第一平面与所述曲面的交线;以及第四边,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与所述曲面的交线;所述几何学变换包括:平面与平面之间的旋转射影变换;以及相对于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经过的第三平面平行的平面与所述对象区域之间的圆柱几何学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化含木聚糖的原料的方法
- 下一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石墨烯纳米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