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1064.0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太才;张锡良;陈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太才;张锡良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好氧污水处理工艺中,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以达到水质的净化目的。而微生物的生物化学活动必须要有氧源,曝气器的作用就是将鼓风机经进气管道输送的空气,向水体中扩散以提供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源。气泡在与水体接触时将气泡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气泡与水体的接触面是发生氧传递作用的场所。单位体积的气量扩散产生的气泡越多,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就越大,氧传递的效率也就越高。
目前国内外微孔曝气器都是采用微小孔隙扩散法的技术,空气经微小孔隙向水体中排出时可以产生细小的气泡。但这种微小孔隙扩散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排气阻力损耗大;2、孔隙容易堵塞;3、对进入曝气系统的气源有严格的除尘过滤要求;4、曝气器的耐用性与可靠性不高。
随着动力扩散旋混曝气器的问世,通过旋流、阻挡、碰撞等作用,使具有相当大的上浮动力的气泡得到了充分的破碎,从而实现曝气器的大孔排气,细泡运行的效果,完全摆脱了微小孔隙才可以产生细泡的概念。采用大孔排气方式经动力扩散作用形成气泡,使动力扩散旋混曝气器具有排气阻力损耗小、不易堵塞、效率高、免维修、免更换的优点。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申请号:03259634.0;授权公告号:CN2626991Y)公开了一种旋切式曝气器,包括反应罩、进气管,采用连接螺栓上安装进气管,支座安装在进气管上,在支座上安装旋转叶轮叶片,支撑平台安装在支座上,在支撑平台上安装气水混合反应器,反应罩安装在气水混合反应器上。
但通过大量的工程运行实践,这种曝气器的止回效果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尤其是用于间隙性活性污泥池里时,污泥一直悬浮在水中,从旋转叶轮叶片中进入进气管道内的泥水很多,因此,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整体曝气不均匀,甚至会导致进气管道封堵,曝气器运行不稳定,影响了曝气器的运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运行较为稳定的曝气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曝气器,包括安装座体,所述的安装座体中部具有进气腔体,所述的进气腔体底部具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腔体顶部具有出气口,所述的进气腔体上方设有用于将从出气口出来的气泡切割成细小气泡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处设有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振动隔膜,所述的振动隔膜包括呈片状的定位部和沿着定位部的边沿向外向下倾斜延伸的密封部,所述的出气口处固连有与所述振动隔膜下表面形状相匹配的支撑架,所述的振动隔膜贴靠在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的支撑架上位于振动隔膜密封部下方处具有连通进气腔体的排气通孔,所述振动隔膜的定位部固连在支撑架上。
振动隔膜的定位部固连在支撑架上的具体形式为,切割组件的底部抵靠在振动隔膜的定位部上并将振动隔膜定位在支撑架上。作为另一种方案,振动隔膜的定位部通过胶水固定在支撑架上。
选择橡胶作为振动隔膜的材料,使得振动隔膜的弹性较好,同时,也使振动隔膜对出气口的密封性更好。当振动隔膜的密封部受气流作用变形后,振动隔膜能够很好的恢复其原有形状,其结构较为稳定。
当运行时,即使污泥掉落至振动隔膜上,振动隔膜上倾斜设置的密封部的振动力也能将污泥震落,从而使本曝气器的振动隔膜处始终处于较干净状态,从而提高了本曝气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由于支撑架的限制,振动隔膜不会过度变形从而影响振动隔膜的密封性能。支撑架的设置,提高了本曝气器的结构稳定性。
使用时,将进气管道插至进气口上。气体通过进气管道流至进气腔体。由于振动隔膜将进气腔体上方封堵,进气腔体内气压很小时,气体无法从出气口中流出。当进气腔体内气压达到一定数值时,气体冲开振动隔膜密封部的封堵,振动隔膜密封部变形,振动隔膜的密封部脱离支撑架的排气通孔,气体从排气通孔中流出。此后,振动隔膜的密封部由于其弹性恢复原形状,并将排气通孔重新封堵。当进气腔体内的气流累积后气压再次增大,气体重新冲开振动隔膜的密封部。这样,在曝气器运行过程中,振动隔膜一直处于振动状态。并且,处于振动状态的振动隔膜将从排气通孔中出来的气流不断分割。
气体流出后,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由于浮力上升。当气体经过设置在进气腔体上方的切割组件时,气体被切割成细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为水中的微生物处理污水提供氧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太才;张锡良,未经林太才;张锡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合混合器电路与数字用户回路收发系统的设定方法
- 下一篇:拾像光学系统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