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0230.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1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阴虚 脑中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中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症状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
目前,治疗中风的方法有静脉给药、针灸和口服中西成药。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治愈率低、效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它疗效好,治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瑞香花1-5、当归10-14、白扁豆13-17、追风伞10-14、生地6-10、石斛6-10、郁金4-8、栀子6-10、珠儿参4-8、五味子13-17、牡丹皮4-8、生龙骨6-10、紫贝齿13-17、凤凰草1-5、白芍10-14、菊花1-5。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瑞香花3、当归12、白扁豆15、追风伞12、生地8、石斛8、郁金6、栀子8、珠儿参6、五味子15、牡丹皮6、生龙骨8、紫贝齿15、凤凰草3、白芍12、菊花3。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滋阴祛风的功效,对于治疗阴虚阳亢型中风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针对性强,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瑞香花3、当归12、白扁豆15、追风伞12、生地8、石斛8、郁金6、栀子8、珠儿参6、五味子15、牡丹皮6、生龙骨8、紫贝齿15、凤凰草3、白芍12、菊花3。
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黄某,男,71岁。2011年初冬,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舌体不正。查体:舌苔薄黄,质红,脉弦细数。诊断为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4天后,面部恢复正常,一周后,患者治愈。
病例二:
郑某,女,69岁。2012年12月,突然面部歪斜,右半身不能动弹。查体:舌红,脉弦细数。诊断为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3天后,面部恢复正常,10天后,患者治愈,随访无复发。
病例三:
龚某,男,65岁。主诉:2013年一月,头晕头疼,不经昏倒,面部歪斜,口语不清,还伴有腰酸等症状。查体:舌苔薄黄,质红,脉细。诊断为肝肾阴虚型脑中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一周后,患者治愈,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中医院,未经太和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恶露不尽的中药
- 下一篇:用于氧传感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