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摩擦V型剪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6755.1 | 申请日: | 201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自武 |
主分类号: | B23D15/12 | 分类号: | B23D15/12;B23D15/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摩擦 板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板材剪板机,即气动摩擦V型剪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剪板机为Q12、Q11液压剪板机、Q11机械剪板机和Q11DK电控剪板机三大类型,是客户生产中所选用的主流产品,液压剪板机易漏油,剪切速度慢,密封件易损坏,维修较难,机械剪板机噪声大,离合器部位容易磨损,维修困难,电控剪板机频繁启动,造成电压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气动摩擦V型剪板机,在结构上采用了一级带传动,飞轮、气动摩擦离合器、减速机及连轴器传动装置,电机上的马达轮通过三角带驱动飞轮运转,经由气动摩擦离合器由气动换向阀工作,闭气时飞轮有内置轴承保持空转储力,通气时摩擦盘紧合,这时由飞轮惯性储备力驱动做功,通过减速机经连轴器驱动主轴,经偏心轮、链杆推动下刀架下刀片与上刀架的上刀片来实现剪切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的气动摩擦V型剪板机,包括:电机、马达轮、三角带;飞轮为驱动力储备动力件;气动摩擦盘为离合制动件;减速机为降速功能件;主轴、偏心轮、连杆为行程牵引部件;上刀架、上刀片、下刀架、下刀片、左右墙板为运行剪切机体部件;压板座关联组合件为压料部件;下支撑滚轮、前支撑滚轮、上支撑调节滚轮为保障上刀架运行和刀片间隙调整功能部件,其特征在于:电机上的马达轮通过三角带驱动飞轮运转,有旋转接头进气紧合摩擦盘,带动减速机降速运动,经由连轴器扭动主轴,这时通过偏心轮上的连杆圆滑动产生行程推动着下刀架的下刀片与上刀架的上刀片实现剪切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电机运转马达轮传动三角带牵引飞轮运转实行剪切力的储备,气动摩擦盘通过排气实行闭合制动,进气紧合工作(同时制动打开);减速机实现降速增大扭力输出,驱动偏心轮转动,经复合套圆滑动,带动连杆推动下刀架做上下闸式运动,与上刀架刀片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剪切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是:采用气动摩擦离合器具有刚柔性,克服传统机械式离合刚性缺点;其二是:上刀架采用三点式支撑滚轮无间隙滑动,摩擦力小,磨损小;其三是:刀片间隙能够快调;其四是:采用减速机、连轴器,结构紧凑降低噪音运转平稳;其五是:采用新式摩擦片能达到离合与制动双重功能;其六是:选用V型刀片对称剪切板材不单边偏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滚轮支架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压板结构图
附图编号:
1.电机 2.马达轮 3.飞轮 4.气动摩擦离合器
5.减速机 6.连轴器 7.链条 8.摩擦支撑座
9.飞轮支撑座 10.旋转接头 11.墙板 12.底座支架
13.驱动卸荷轴 14.主轴 15.上横梁 16.前滚轮支架
16-1.外筒座 16-2.前支撑滚轮 16-3.紧盖 16-4.碟形簧
16-5.固定螺栓 17.压板座 17-1压板上座 17-2.导滑轴
17-3.弹簧 17-4.弹簧座 17-5调节螺帽 17-6.压料板
17-7.压料垫胶 18.偏心轮 19.连杆 20.上刀架耳
21.上刀架 22.上刀片 23.下刀片 24.下刀架
25.下支撑滚轮 26.上支撑调节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在图1、图2、图3、图4中,电机(1)经一级带传动通过飞轮(3)与气动摩擦离合器(4)由气动换向阀工作,闭气时飞轮(3)空转,通气时摩擦盘紧合,这时由飞轮(3)惯性储备力经由驱动卸荷轴(13)做功,转动减速机(5)连轴器(6)链条(7)同步驱动主轴(14),经由偏心轮(18)、连杆(19)推动下刀架(24)下刀片(23)与上刀架(21)的上刀片(22)来实现剪切目的。
实验证明
本发明的优点:其一是:采用气动摩擦离合器具有刚柔性,克服传统机械式离合刚性缺点,离合结构零部件较多、易磨损、噪声大的缺点;其二是:采用减速机减小了体积,减去了传统机械剪板机的大小齿轮;其三是:采用支持滚轮保证上刀架滑动运行,比传统的平面直线运行较大减少了摩擦力,增强了上刀架滑动面使用寿命;其四是:通过上支撑调节滚轮同步机构相应调节,能够快速调整刀片间隙;其五是:采用V型刀片对称剪切能保证被剪板材不向单边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自武;,未经张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