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屏幕共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5285.7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晖;刘智慧;王艳辉;李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3 | 分类号: | H04N21/63;H04N21/643;H04N21/2343;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屏幕 共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屏幕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PC终端通过其中的PC屏幕编码器接入视联网服务器;
所述PC屏幕编码器抓取所述PC终端的屏幕画面,将所述屏幕画面生成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通过视联网传输至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标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
已接入视联网服务器的视联网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频数据请求,并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通过所述视联网下发的、根据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中的视频数据生成的包括第二路径信息的第二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标识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终端通过其中的PC屏幕编码器接入视联网服务器,包括:
所述PC屏幕编码器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下发的视联网身份查询指令,所述视联网身份查询指令包括所述PC终端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为所述PC终端分配的视联网地址;
所述PC屏幕编码器检测所述MAC地址是否正确,当正确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联网身份查询应答指令,所述视联网身份查询应答指令包括所述PC终端的标识;
所述PC屏幕编码器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下发的入网成功指令,所述入网成功指令包括所述PC终端的视联网地址和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为所述PC终端分配的用户号码,所述入网成功指令为视联网服务器对所述PC终端的标识进行验证,并且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所述PC屏幕编码器将入网成功应答指令发送至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所述PC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终端通过其中的PC屏幕编码器接入视联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所述PC屏幕编码器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编码地址的编解码指令,所述编解码指令用于通知所述PC屏幕编码器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视频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编码地址、以及所述PC终端的MAC地址和视联网地址,其中,所述PC终端的MAC地址和视联网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编码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将所述屏幕画面生成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通过视联网传输至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屏幕画面打包封装在视联网协议消息体中,封装为包括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发送至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编码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屏幕画面生成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屏幕画面进行压缩;
所述将所述屏幕画面生成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包括:将压缩后的屏幕画面生成包括第一路径信息的第一视频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屏幕编码器抓取所述PC终端的屏幕画面,包括:
通过调用windows图形设备接口的位图函数BitBlt拷贝得到屏幕画面内容;
通过调用windows图形设备接口的GetDIBits函数获取所述屏幕画面内容的位图信息;
将所述屏幕画面内容的位图信息进行YUV编码,生成YUV格式的图像,所述YUV格式的图像即为抓取的屏幕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频数据获取请求包括所述PC终端的用户号码,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网终端的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视联网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查找所述PC终端的用户号码对应的视频数据,将所述视频数据生成包括第二路径信息的第二视频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包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发送至所述视联网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52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