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4557.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薛艳;李建勇;尚百雨;马雪英;程东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夏新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建筑 垃圾 再生 骨料 生产 清水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拆除后垃圾资源化利用,特别涉及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后垃圾经破碎、筛分生产的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
【背景技术】
清水混凝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
消除了诸多质量通病:清水装饰混凝土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促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不可能有剔凿修补的空间,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迫使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使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降低工程总造价:清水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势必会延长工期,但因其最终不用抹灰、吊顶、装饰面层,从而减少了维保费用,最终降低了工程总造价。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的运用技术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是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进行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中,60%是取决于清水混凝土的质量,其余40%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故而,在这一阶段,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它主要有三大技术要点:①混凝土配比设计要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成正比;②清水混凝土在进行搅拌时,要保证工作性与粘聚性;③原材料产地必须要统一,以免造成不同厂家的混凝土最终质量的下降。
随着有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逐渐增多,必将推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快速发展,2009年3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至此,清水混凝土施工终于有了可参考的行业标准,今后通过我们不断地施工探索和经验的积累,施工技术和工艺将不断地改进并趋于成熟,必将使清水混凝土实现“建筑设计多样”、“工艺技术成熟”、“施工质量可控”、“成本逐渐降低”的目标,以满足清水混凝土的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起步较晚,所以我国目前对清水混凝土基本研究相对较少,借助于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更易于从理论上分析清水混凝土的作用机理,再实践到工程上,从而对清水混凝土表观缺陷的形成、防止修补以及清水混凝土长期使用维护等做出理论指导。
再加上现在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混凝土经过28d的时间凝结硬化还没有完全结束,也就是说此时水泥石中还存在有利于混凝土硬化的活性成分。如果把建筑物生产过程中及旧建筑拆下来的废混凝土块重新分选,破碎作为骨料来用,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必定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普通混凝土的破坏是由于在荷载作用下界面微裂缝的发展而导致混凝土最终破坏,一般来说,骨料并不发生破坏。因此,废混凝土中的骨料是完全可以利用的。本发明就是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再生骨料,使之满足清水混凝土用骨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建筑拆除物再生骨料生产清水混凝土的一种方法。
建筑垃圾成分较复杂,有砖石碎块、钢筋混凝土、铁件、木料、塑料、纸板、电缆、泥沙等多种成分,其中砖石砌体碎块、混凝土碎块占大多数,这些都是可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的材料。而经过一般处理(破碎、筛分、分选、洁净)的骨料可以用于道路工程垫层、排水工程基层、防护大堤及拌制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砖等方面。
实际的废弃混凝土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钢筋、木块、塑料碎片、玻璃、建筑石膏等各种杂质,为确保再生混凝土的品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这些杂质除去。用废弃混凝土块制备再生骨料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破碎设备、筛分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
废弃混凝土中含有30%左右的硬化水泥砂浆,这些水泥砂浆在破碎过程中绝大多数独立成块,少量附着在天然骨料的表面,还有极少量则成为微细粉,因此,废弃混凝土块经二级破碎或三级破碎,进行筛分后,可以得到粒径为5~25mm的再生粗骨料,重量约占废弃混凝土块的65%左右;粒径小于5mm的再生细骨料中约含有2%左右的微细粉,可通过风力分级除去,这样,得到的0.15~5mm的再生细骨料重量约占废弃混凝土块重量的33%。其生产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多次破碎、筛分及除去杂质的过程,可得到级配、质量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