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1887.5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朱天寿;慕立俊;曾亚勤;黄伟;甘庆明;李明;辛宏;张磊;韩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永磁 直线 电机 驱动 采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油田无杆采油技术而设计的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适用于定向井、斜井等易发生杆管偏磨的采油井,属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作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机械采油方式中,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系统以其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靠耐用、适应性广等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约占人工举升井数的90%左右。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存在固有的偏磨问题,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泵挂的加深和特殊轨迹井的增多,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次,过多的传动环节、克服抽油杆本身重量及弹性变形要消耗一部分功率,最终导致抽油机有杆泵系统效率降低、维护工作量加大,增加了原油的开采成本。
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是将永磁直线电机置于井下,通过磁激励将电能转变为直线往复运动机械能,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从而直接驱动抽油泵实现举升抽油。与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相比,由于不需要抽油杆,消除了冲程损失,提高了抽油泵泵效和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定向井普遍存在的杆管偏磨问题;应用数控方式调整系统运行参数,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系统地面部分只有控制柜,井口占地面积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系统。与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相比,从根本上消除了杆管偏磨问题,减少了传动环节,有利于系统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本发明由前活塞管、磁钢、尾管三部分组成;前活塞管在系统的最上端,起到平衡压力差和防砂的作用。磁钢在系统的中部,通过电缆供电产生磁激励,使得动子做直线往复运动。尾管在系统下端起到对动子限位、电机防砂的作用。
下拉抽油泵筒与前活塞管螺纹连接,下拉泵柱塞与电机拉杆通过加销钉的转换接头连接,下拉泵上接箍与油管连接。电机动子带动下拉泵柱塞抽油,原油由泵筒进入油管。
上行程时,电机动子向上运行带动下拉泵柱塞向上运行,进油阀开启、出游阀关闭,完成抽油泵的吸入过程;下行程时,电机动子向下运行带动下拉泵柱塞向下运行,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完成抽油泵的排出过程。
本发明实现了无需抽油杆采油,从根本上解决了定向井无法消除的杆管偏磨问题;实现了电机到抽油泵的“零传动”,消除了冲程损失,提高了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减少了作业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前活塞管柱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下拉泵柱塞,2、前活塞接箍,3、上活塞螺母,4、防砂盘根,5、导流管,6、前活塞管,7、连接轴,8、转换接头,9、前防砂活塞,10、动密封件,11、下活塞螺母,12、前活塞定位螺钉。
图2为磁钢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13、电缆,14、护线套管,15、引出线螺母,16、引出线垫片,17、动子缓冲垫,18、碟簧挡板,19、防砂盘根,20、定子,21、外筒,22、引出线连接法兰,23、引出线管,24、动子锁紧螺母,25、缓冲碟簧,26、动密封件27、动子,28动子支撑环。
图3为尾管柱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29、活塞螺母,30、动密封件,31、碟簧挡板,32、动子缓冲垫,33、尾管,34、尾管螺母,35、支撑管,36、上动子锁紧螺钉,37、防砂盘根,38、后防砂活塞,39、缓冲碟簧,40、下动子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一个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装置为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下拉泵柱塞1与电机拉杆通过加销钉的转换接头8连接,下拉泵下外管与电机前活塞接箍2连接,下拉泵上接箍与油管尾端连接,通过作业车将油管、下拉泵和井下直线电机下入井内预定深度。
前防砂活塞9通过两端的上活塞螺母3、下活塞螺母11与连接轴7连接,前防砂活塞9上装有防砂盘根4及动密封件10,共同起到对电机的密封作用。
前活塞管6上套有导流管5,通过前活塞定位螺钉12固定,导流管5既起到电机的呼吸作用,也有着过滤井液杂质的作用。
参阅图2,电机动子27上端装有防砂盘根19及动密封件26与连接轴7通过动子锁紧螺母24连接,为防止动子失步,在连接轴上装有限位器:动子缓冲垫17、碟簧挡板18、缓冲碟簧25。
为保证电机动子运行的直线度,在动子与定子20之间装有一系列的动子支撑环28。
在电机电缆13引出处装有引出线螺母15、引出线垫片16、引出线连接法兰22、引出线管23。电缆引出线套有护线套管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