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电子标签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7054.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北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标示腕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频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被广泛运用于车辆门禁、仓储、物流、人员身份识别等领域中,现有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涉及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而根据RFID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不同,可分为远距离电子标签和近距离电子标签。
然而像诸如仓促、物流领域使用的RFID电子标签要求具有较远的无线传播距离,车辆门禁装置次之,而诸如人员身份识别、计费业务相对于对身份确认要求更为严格的领域,需要使用到近距离电子标签,然而现有电子标签为内置单频的RFID发射模块,单个电子标签不能完成两种以上不同的识别功能,当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在不同场合完成身份确认时,如学生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入图书馆和在食堂就餐,这就需要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携带不同的电子标签,同时,现有RFID电子标签中,RFID电子标签电子部分一般封装在RFID电子标签基体内,为了得到良好的RFID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通讯,RFID电子标签基体一般设置得较薄,这样,就导致现在RFID电子标签防冲击损坏能力不强和电池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且电池更换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RFID电子标签仅内置单频的RFID发射模块,使用者在完成两种以上不同识别场合的识别功能时,这就需要RFID电子标签使用人员携带不同的电子标签和现有RFID电子标签防冲击损坏能力不强和电池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且电池更换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频电子标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频电子标签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多频电子标签,包括外壳本体、RFID标签芯片、RFID标签天线,还包括隔板、产能装置和多根弹簧,所述RFID标签芯片为多个,且各自的发射频率互不相同,RFID标签天线数量与RFID标签芯片数量相等,外壳本体呈中空结构,隔板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的内壁上,且将中空结构分割成多个小空腔, 各个RFID标签芯片和产能装置分别设置在一个小空腔内,RFID标签芯片与外壳本体和/或隔板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RFID标签芯片与外壳本体或隔板之间不接触, RFID标签天线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的外表面上,RFID标签天线与RFID标签芯片一一通过信号线相连接,各个RFID标签芯片的电能输入端导线连接在产能装置的输出端上。
具体的,不同发射频率的RFID标签芯片分别与各自对应的RFID标签天线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得本发明能够发射出多个不同频段的波,如选择低频、高频、超高频或微波中多个,使得本发明中各个RFID标签芯片适用于不同读取识别距离;设置的各个弹簧使得本发明受到外力时,RFID标签芯片与外壳本体或/和隔板之间的弹簧通过变形来缓冲RFID标签芯片的受力,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防冲击能力;设置的产能装置即电能产生装置,根据RFID标签芯片低功耗的特点,产能装置同时为多个RFID标签芯片提供足够的电能供应,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RFID标签芯片电池更换不便的缺陷,有利于电子标签使用的长久性。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产能装置包括微型发电机、固定连接在微型发电机转子上的飞陀和输入端与微型发电机输出级相连的AC/DC转换芯片,AC/DC转换芯片的输出端导线连接各个RFID标签芯片的电能输入端。
本结构中,随着电子标签使用者的移动,飞陀在重力的作用下做类单摆运动,这样,微型发电机的转子随飞陀一起运动,微型发电机的转子在运动过程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势,电势作用于AC/DC转换芯片,在AC/DC转换芯片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以驱动RFID标签芯片工作,设置的AC/DC转换芯片可采用型号为ME8304的交-直流转换器,此转换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能够防止启动瞬间输出电压过冲等优点,适用于本发明启动频繁的特性。
每个RFID标签芯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弹簧,每个弹簧相对于连接RFID标签芯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或隔板上。
此设置使得每个RFID标签芯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有利于RFID标签芯片与外壳本体或/和隔板之间连接的紧凑性;采用弹性系数合适的弹簧,在本发明受到冲击时,受压产生压缩变形的弹簧始终不被压缩到极限量,可使得RFID标签芯片免受剧烈冲击力。
所述外壳本体内表面和隔板上均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弹簧与外壳本体或隔板的固定端位于弹簧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北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北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7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