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印机膜内自动印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6479.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令民;苗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5/24 | 分类号: | B41F5/24;B41F1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印机膜内 自动 印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具体地说是柔印机膜内自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机组式柔印机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普及的一种柔印机。其结构特点是,每个印刷单元之相互独立,呈直线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其具有可接近性好、印刷前的准备时间短等诸多优点。现有的柔印机的承印物常因传输路径小经常产生折痕,现有的柔印机还具有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印机膜内自动印刷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供纸辊、进纸装置、供膜辊、压合辊和出纸装置,进纸装置和出纸装置分别有数组压印机构,每组压印机构由版辊、压印辊、网纹辊、胶辊和墨斗组成,供纸辊上设置卷纸,供膜辊上设置膜片,进纸装置与出纸装置上方设置导向辊组,导向辊组由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 第四导向辊、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组成,第一导向辊位于进纸装置右上方,第二导向辊位于进纸装置左上方,第三导向辊位于第二导向辊正上方,第四导向辊位于出纸装置上方,第五导向辊位于出纸装置左上方,第六导向辊位于出纸装置左侧,压合辊位于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之间的下方,供膜辊位于压合辊左上方。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压合辊或压印辊两端分别安装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和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出壳体底面并与壳体螺纹连接,壳体内侧侧壁上开设第二调节槽,安装支架上开设第一调节槽,压合辊或压印辊的辊轴分别穿过第一调节槽与第二调节槽伸入壳体,壳体内安装弹簧,弹簧一端与壳体顶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辊轴相触,弹簧始终给辊轴一个向下的力;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内设置轴承,轴承安装在辊轴上,轴承下端安装轴承座,轴承座与调节螺栓相触;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还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壳体内,两个限位板分别位于第二调节槽两侧;所述每个版辊的轴上均安装一个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由两个同轴的传动轮组成,数个第一驱动轮间通过数个第一同步带依次连接,最左端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电机相连;每个网纹辊的轴上均安装一个第二驱动轮,数个第二驱动轮间通过数个第二同步带依次连接,最左端的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电机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在压印机构与供膜辊之间设置导向辊组,既增大了承印物的传输压合路径,还使柔印机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在于:它在压印辊上设置位置调节机构,使压印辊与版辊的距离可以根据承印物的厚度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供纸辊 2卷纸 3版辊 4压印辊 5第一导向辊 6供膜辊 7膜片 8压合辊 9压合纸 12第一电机 13第一传动带 14第一驱动轮 15第一同步带 16位置调节装置 17底座 18第一调节槽 19外壳 20第二调节槽 21辊轴 22弹簧 23调节螺栓 24限位板 25轴承 26轴承座 27网纹辊 28胶辊 29第二电机 30第二传动带 31第二同步带 32第二驱动轮 33墨斗 37第二导向辊 38第三导向辊 39第四导向辊 40第五导向辊 41第六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柔印机膜内自动印刷装置包括供纸辊1、进纸装置、供膜辊6、压合辊8和出纸装置,进纸装置和出纸装置分别有数组压印机构,每组压印机构由版辊3、压印辊4、网纹辊27、胶辊28和墨斗33组成,压印辊4位于版辊3上方,版辊3与网纹辊27相触,网纹辊27与胶辊28相触,胶辊28位于墨斗33上端,供纸辊1上设置卷纸2,供膜辊6上设置膜片7,进纸装置与出纸装置上方设置导向辊组,导向辊组由第一导向辊5、第二导向辊37、第三导向辊38、 第四导向辊39、第五导向辊40和第六导向辊41组成,第一导向辊5位于进纸装置右上方,第二导向辊37位于进纸装置左上方,第三导向辊38位于第二导向辊37正上方,第四导向辊39位于出纸装置上方,第五导向辊40位于出纸装置左上方,第六导向辊41位于出纸装置左侧,压合辊8位于第三导向辊38和第四导向辊39之间的下方,供膜辊6位于压合辊8左上方。在进纸装置和出纸装置上方设置供膜辊6和导向辊组,使卷纸2在与膜片7相遇之前经过较长的挤压拉伸路径,降低了卷纸2产生折痕的可能,卷纸2与膜片7相遇并压合在一起成为压合纸9后,也要经过较长的压合路径,使压合纸9不会产生折痕。这种结构还使柔印机结构紧凑,节省了占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正电极网版
- 下一篇:一种对位贴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