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上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的螺旋研磨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6344.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付英军;刘书杰;王杏尊;刘刚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上 压裂液 连续 配装 螺旋 研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泵,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海上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的螺旋研磨泵。
背景技术
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主要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改造油层,目前陆地油田进行压裂作业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压裂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液质量的好坏,提高压裂液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改进稠化剂性能和提高混配工艺。近年来国内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稠化剂以提高稠化剂的性能,2003年后陆地使用混配装置性能也得到很大提高,连续混配装置及施工方案已基本成熟,并在国内各大油田逐步得到应用。但对于海上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由于受到海上作业施工场地限制、海上高投入高风险以及海上环保等因素影响,在陆地油田已比较成熟的压裂工艺技术很难直接用于海上。特别是适合海上使用的混配装置还需进一步研究。
过去压裂作业多采用以柴油为基液的油基压裂液,其在完成压裂填砂任务后泵返地面造成的污染后期处理难度大,如果在海上大规模推广应用压裂技术,必须考虑水基压裂液,而高质量连续混配水基压裂液仍是世界性难题,主要问题是水化速度缓慢,以胍尔粉为主的稠化剂不易与水亲合,混配过程中也会形成大量水包粉(俗称鱼眼),不能二次循环后再混合,而且自然溶胀时间长(在120分钟以上),这些都不能满足海上压裂作业要求。为弥补水化速度缓慢的问题,提高配液装置的性能以及改进稠化剂性能就至关重要。目前,海上油田进行压裂作业时是以批量提前混配方式混配压裂液,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对压裂液的连续混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线连续、快速研磨的用于海上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的螺旋研磨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上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的螺旋研磨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泵心轴和一套设在所述泵心轴外部的泵外壳体;所述泵心轴一端和与之对应的所述泵外壳体一端构成一泵入口,所述泵心轴另一端和与之对应的所述泵外壳体另一端构成一泵出口;所述泵心轴包括中心轴和在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上设置的螺旋外螺纹;所述泵外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内螺纹。
所述螺旋外螺纹为螺纹等间距式结构。
所述螺旋外螺纹为螺纹间距渐变式结构。
所述螺旋内螺纹为螺纹等间距式结构。
所述螺旋内螺纹为螺纹间距渐变式结构。
所述螺旋外螺纹的长度与螺旋内螺纹的长度对应设置,且所述螺旋外螺纹和螺旋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所述泵心轴的直径、所述泵外壳体的直径以及所述螺旋外螺纹和所述螺旋内螺纹之间的距离根据现场作业用压裂液材料颗粒大小以及作业需求确定。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由于设置了若干并联或串联的不同螺纹间距的双向螺旋研磨泵,每一所述双向螺旋研磨泵包括一泵心轴和一以泵心轴为中心设置的泵外壳体,因此本发明能够连续、快速地对压裂液材料进行研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本发明由于在泵心轴的外表面设置了螺旋外螺纹、在泵外壳体的内表面设置了旋向相反的螺旋内螺纹,螺旋外螺纹和螺旋内螺纹之间的距离根据现场作业用压裂液材料颗粒大小以及作业需求确定,因此本发明可以对压裂液材料进行快速在线研磨且操作方便。基于以上优点,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对颗粒材料进行研磨的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单级双向螺旋研磨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螺旋研磨泵包括一泵心轴1和一套设在泵心轴1外部的泵外壳体2。泵心轴1和泵外壳体2均连接在一外部驱动装置上(图中未示出)。泵心轴1一端和与之对应的泵外壳体2一端构成一泵入口,泵心轴1另一端和与之对应的泵外壳体2另一端构成一泵出口。
上述实施例中,泵心轴1包括中心轴11和在中心轴11的外表面上设置的等间距或间距渐变的螺旋外螺纹12。泵外壳体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等间距或间距渐变的螺旋内螺纹21,螺旋外螺纹12的长度与螺旋内螺纹21的长度对应设置,且螺旋外螺纹12和螺旋内螺纹21的旋向相反。泵心轴1的直径、泵外壳体2的直径以及螺旋外螺纹12和螺旋内螺纹21之间的距离根据现场作业对压裂液材料颗粒的要求以及作业需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