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绵片除油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5605.0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涛;徐艳龙;蒋芳;黄继伟;凌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C3/00 | 分类号: | D01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绵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绵的一种除油方法,特别是涉及用浸出法对丝绵进行除油的工艺研究。
背景技术
丝绵是以天然蚕丝纤维为原料,具有轻柔、保暖性好、弹性良好的独特优点,制成衣、被是高档保健服饰。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手工丝绵和机制丝绵两种。
浸出法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利用油脂与有机溶剂的互溶性,通过溶剂与油料中油脂的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对萃取液进行分离回收处理,达到对溶剂的循环利用。
若采用优质生丝制作丝绵时,成本过高,近几年,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缫丝汰头来制作丝绵。然而采用缫丝汰头制作丝绵,需加入大量的碱来使丝胶溶解,以使丝与蛹分离,但是在强碱和高温水的作用下,蚕蛹易于浸出蛹油,沾污丝纤维,影响纤维性质。并且含油量多的绵片易粘结、吸收灰尘,不仅难于梳理,而且易缠绕在机件上,影响丝质和加工。目前最普遍的对丝绵的除油方法是皂碱法。然而,皂碱法也有缺点,它需要大量的水煮180分钟以上,且不耐硬水,极易产生钙镁皂沉淀,从而影响丝棉质量,且残液也不易漂洗,而纯碱又不能单独作为优质的除油剂来使用。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表面活性剂或多种复合配方来代替肥皂和纯碱的混合使用,成为目前除油剂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丝绵除油生产工艺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环保、清除彻底、回收重复利用的丝绵除油方法;采用有机溶剂6号轻汽油通过浸出法处理丝绵,从而达到彻底清除丝绵上的蛹油,丝绵不粘结、无异味的效果,同时该丝绵保留了原有的质轻、蓬松弹性好、保暖等优越特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
丝绵片除油工艺主要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脱胶除油的丝绵放入密闭生产设备中,设备封口处接冷凝管,先加入90-100摄氏度纯碱、水玻璃与双氧水的混合水溶液,进行60-90分钟的脱胶处理,处理完后用温水喷淋丝绵5-10min,洗去残留在丝绵上的溶液和丝胶;
(2)将第一步得到的丝绵原料放入6号轻汽油试剂中,在温度为50-70℃下加热30-70min;
(3)处理结束后,提高温度至75-85℃继续加热15-25min,将6号轻汽油进行回收再利用,用温水喷淋处理过的丝绵,把残留在丝绵上的溶剂、蛹油和杂质除掉,最后取出丝绵进行挤干。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6号轻汽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纯碱、水玻璃、双氧水与水的配比是纯碱0.5—2g/L、水玻璃0.1—1g/L、双氧水体积比0.5—2%。
本发明方案是在不伤害丝绵本身纤维性能的基础上(通过XRD、FT-IR图谱分析,发现对丝绵纤维的晶体结构基本没有影响。),清除丝绵上残留的蛹油更为彻底,工艺流程简单,耗能少,能方便对6号轻汽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的明显优点,同时,有利于化学试剂的循环利用,生产成本较低,提高了丝绵产品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将需要脱胶除油的丝绵放入密闭生产设备中,设备封口处接冷凝管,先加90-100摄氏度的水与纯碱、水玻璃、双氧水(纯碱1—2g/L、水玻璃0.5—1g/L、双氧水1—2%)进行60-90分钟的脱胶处理,处理完后用50—60℃温水喷淋丝绵5-10min,洗去残留在丝绵上的溶液和丝胶;再加入有机溶剂,采用浸出法以除去蛹油。即:将丝绵原料放入原料与试剂体积比为1:50的6号轻汽油试剂中,在温度为60℃下加热40min。
2.处理结束后,提高温度至80℃继续加热20min,将6号轻汽油进行回收再利用;用50—60℃温水喷淋处理过的丝绵,把残留在丝绵上的溶剂、蛹油和杂质除掉,最后取出丝绵进行挤干。
3.随机选取丝绵小样采用索氏萃取法对其含油率进行检测,测得处理后该丝绵的含油率为0.019%,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中对含油率要求的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直接真空镀铝的白卡原纸
- 下一篇:带支撑架的染色机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