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4501.8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蓓;霍小剑;蔡智军;蒋文革;杜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8 | 分类号: | B66C23/88;B66C13/54;E05F11/54;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油缸变幅吊机 应急 逃生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机的应急逃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实现在驾驶室门窗无法开启状况下的逃生,提高安全性能。
背景技术
当吊机内部控制系统发生事故,堵住操作人员的吊机内部通道时,船用油缸变幅吊机的逃生方法一般是第一步:完全推开前窗,第二步:逃生者利用司机室中的逃生缆绳从司机室中滑下,且逃生缆绳的采用专用设计绕在逃生绳卷筒上,并安装在司机室内部。逃生时用逃生缆绳上的卸扣固定在油缸变幅吊机的司机室上,逃生者用安全带系到安全绳上,如同攀岩样滑下油缸变幅吊机到甲板上逃生。
带逃生缆绳的卷筒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体积小,便于操作和安装,这种带逃生缆绳的卷筒装置通常安装离司机室前窗较近的,操作者上左部的位置。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这种逃生缆绳的卷筒装置在国内并不容易采购,而且司机室内布置的附件较多,逃生缆绳的卷筒装置的安装空间受限,且这种逃生方法要求操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逃生基本知识。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703412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月3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紧急逃生结构和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和驾驶室底座,驾驶室位于驾驶室底座上,其中,所述紧急逃生结构包括过道,该过道设置在驾驶室的外壁上和/或驾驶室底座的外壁上并且通往驾驶室的门口,过道上设置有窗口,该窗口的下方设置有通向地面的梯子。虽然该实用新型形成的紧急疏散通道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在达到紧急疏散驾驶室内人员目的的同时,未对整机外观、性能以及人员舒适性带来不良影响,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该实用新型中窗口开设在位于驾驶室外部的过道上,逃生人员需要先从驾驶室到达过道上,再打开窗门并沿梯子撤离,当驾驶室出现危险导致其门窗无法开启时,该紧急逃生结构实无法使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驾驶室门窗不能开启的情况下无法逃生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驾驶室门窗无法开启的情况下也能逃生的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包括逃生口、逃生门装置、一号逃生梯,所述逃生口上设置有逃生门装置,且逃生口的下方设置有一号逃生梯;
所述应急逃生结构还包括基柱平台、逃生平台,所述逃生口开设在吊机驾驶室的底部,且逃生口通过一号逃生梯与基柱平台相通,所述基柱平台沿吊机基柱的外围设置,且基柱平台上设置有与甲板安全地带相通的逃生平台。
所述应急逃生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吊机驾驶室中部的驾驶室座椅,所述驾驶室座椅为可折叠座椅,包括倚靠部、基座部,所述基座部的顶部与倚靠部铰连,基座部底部的一侧与吊机驾驶室的内壁铰连,基座部底部的另一侧悬空设置。
所述逃生口位于驾驶室座椅的正下方。
所述逃生口的底部设置有逃生门装置,所述逃生门装置包括轨道、移动门、齿轮,所述轨道固定在吊机驾驶室底部靠近逃生口的位置,且轨道通过其上设置的导向块与移动门的一侧滑动连接,移动门的另一侧设置的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上固定有高于逃生口设置的手轮。
所述逃生平台的侧部通过二号逃生梯与甲板安全地带相通。
所述逃生平台伸出基柱平台的部分沿其边缘设有护栏,所述二号逃生梯上远离逃生平台的一侧设有围栏。
所述基柱平台为由角钢和方钢组焊形成的平台结构,所述逃生平台为箱型焊接构件。
一种上述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生危险需要逃生时,开启逃生门装置,以露出位于吊机驾驶室底部的逃生口;
步骤二:首先,穿经逃生口后沿一号逃生梯向下撤离至基柱平台上,随后沿基柱平台的外侧到达逃生平台上,再经由逃生平台到达甲板安全地带处,此时,船用油缸变幅吊机应急逃生结构的使用完毕。
所述应急逃生结构还包括驾驶室座椅,所述驾驶室座椅为设置在吊机驾驶室的中部为可折叠座椅,所述驾驶室座椅的正下方开设逃生口,所述逃生口的底部设置有逃生门装置,所述逃生门装置包括轨道、移动门、齿轮,所述轨道固定在吊机驾驶室底部靠近逃生口的位置,且轨道通过其上设置的导向块与移动门的一侧滑动连接,移动门的另一侧设置的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上固定有高于逃生口设置的手轮。
所述步骤一是指:发生危险需要逃生时,首先收起驾驶室座椅,然后推动手轮使齿轮转动,以开启移动门,露出位于吊机驾驶室底部的逃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