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4312.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涛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生态科技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无线 充电 装置 具有 数据传输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功率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对电源能量的消耗急速增加。如何使各种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仪器仪表等)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电源效应,同时又保持其灵活便携的特征成为目前各大智能电子产品生产商最迫切解决的难题。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充电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充电方式为采用线缆式充电器对电子设备充电,其一方面不具有便利性,每次充电都需要插拔电源及充电装置接口,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经常插拔接口增加了设备充电接口损坏的可能性;另一种充电方式为采用感应式无线充电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具有电能转化效率低、发热大、充电速度慢、产品成本高、体积大、不易携带和电磁波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缺点;另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追求也越来越袖珍化、便携化,现有的充电装置还具有占有一定空间、携带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灵活便携、方便实用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及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卷筒;
设置在卷筒上,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部;
一端与卷筒相连接的折叠板;
设置在折叠板上表面,与供电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部提供的电能输出至电子设备的电极部;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板可卷绕地连接在所述卷筒上,且具有折叠状态和与折叠状态相对的伸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由板状导电材料或条状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分别包括多个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由柔性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部包括:
设置在卷筒上,与外部电源提供装置相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
和/或封装在卷筒内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一端设置有与储能装置相连接的照明灯,另一端设置有串接于储能装置输出端和照明灯之间的开关;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卷筒内、输入端与供电部相连接、输出端与电极部相连接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用于检测与电极部相接触的被充电电子设备电极部件极性的极性检测模块;
连接所述极性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性检测模块得到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极部极性与被充电电子设备电极部件的极性相适配的第一控制模块;
用于检测被充电电子设备电池的电量和类型的电池检测模块;
连接所述电池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检测模块得到的检测结果采用预设的充电方法向被充电电子设备电池充电的第二控制模块;
用于检测被充电电子设备有效性的有效性检测模块;
连接有效性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有效性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被充电电子设备为有效电子设备时向所述被充电电子设备充电的第三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过电流保护模块;
过电压保护模块;
过电量保护模块;
和/或过温保护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为移动电源或充电器;
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
还包括:
数据存储模块;
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模块输出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模转换的D/A转换模块;
连接D/A转换模块和供电部的调制模块,所述调制模块用于对D/A转换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和供电部输出的供电信号进行调制,得到幅值为供电电压的载有数据信息的脉冲信号,所述数据信息与D/A转换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相对应;所述调制模块输出端与电极部相连接;
连接电极部的解调模块,所述解调模块用于对电极部上的幅值为供电电压的载有数据信息的脉冲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与电极部上的供电信号分离的电子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息与电子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涛,未经荆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滤泥、木薯渣和酒精废醪液生产秸秆腐熟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