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水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2564.X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燃烧以及热水锅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锅炉一般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的炉膛、热水箱和烟道。由于现有的热水锅炉在烟道和除尘机构设置的不够合理,在烟气中携带大量的热量和烟尘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由于其整体结构不尽合理,现有锅炉的换热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的热水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炉膛和水箱,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水箱设置在炉体的中部,水箱与左、右两侧的炉壁分别形成左烟气腔和右烟气腔,炉膛嵌在水箱的左下角,水箱上密布有多个连通左、右烟气腔的热风通孔,左烟气腔由安装在其内的隔板分隔成上层左烟气腔和下层左烟气腔,右烟气腔由安装在其内的隔板分隔成上层右烟气腔和下层右烟气腔;所述炉膛的出口通过位于水箱底部的热风通孔与下层右烟气腔的下部连通,上述的下层右烟气腔、下层左烟气腔、上层右烟气腔、上层左烟气腔通过位于水箱上对应位置处的热风通孔依次串通,炉体上安装有与上层左烟气腔连通的收尘箱,收尘箱的顶壁上穿装有出烟管且该出烟管的底部延伸至收尘箱内腔的下部,收尘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排尘口且该排尘口上安装有排尘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水箱上开设热风通孔,与两侧的烟气腔形成左右折返式的烟气流道,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被水箱的水充分吸收;在收尘箱内,烟气中携带的烟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被甩落到收尘箱的底部并定期从排尘口排出,烟气通过出烟管排向大气。
所述炉膛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漏渣孔,炉膛的底部设有一侧开口的清渣箱,清渣箱内设有收渣车。
所述收渣车的底部安装有滚轮、后部安装有可将清渣箱的开口封闭的挡板,挡板上安装有推把。设置收渣车,定期对煤渣等进行清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炉膛的入口上安装有炉膛门且炉膛门上开设有观察孔。设置观察孔可随时监控炉膛内的燃烧情况,方便及时采取措施。
所述下层右烟气腔、下层左烟气腔、上层右烟气腔的底部均开设有清灰口且清灰口上安装有清灰门。设置清灰口,可定期将下落到烟气腔底部的烟尘清出炉体,保证烟道通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和除尘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热水锅炉包括炉体1、炉膛2和水箱3,水箱3设置在炉体1的中部,水箱3与左、右两侧的炉壁分别形成左烟气腔和右烟气腔,炉膛2嵌在水箱3的左下角,水箱3上密布有多个连通左、右烟气腔的热风通孔30,左烟气腔由安装在其内的隔板分隔成上层左烟气腔4和下层左烟气腔5,右烟气腔由安装在其内的隔板分隔成上层右烟气腔6和下层右烟气腔7。炉膛2的出口通过位于水箱3底部的热风通孔30与下层右烟气腔7的下部连通,上述的下层右烟气腔7、下层左烟气腔5、上层右烟气腔6、上层左烟气腔4通过位于水箱3上对应位置处的热风通孔30依次串通,炉体1上安装有与上层左烟气腔4连通的收尘箱8,收尘箱8的顶壁上穿装有出烟管9且该出烟管9的底部延伸至收尘箱8内腔的下部,收尘箱8的底壁上开设有排尘口80且该排尘口80上安装有排尘门81。通过在水箱3上开设热风通孔30,与两侧的烟气腔形成左右折返式的烟气流道,使得烟气中的热量可以被水箱的水充分吸收。在收尘箱8内,烟气中携带的烟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被甩落到收尘箱8的底部并定期从排尘口80排出,烟气通过出烟管9排向大气。
参照附图,炉膛2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漏渣孔20,炉膛2的底部设有一侧开口的清渣箱10,清渣箱10内设有收渣车11。其中,收渣车1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2、后部安装有可将清渣箱10的开口封闭的挡板13,挡板13上安装有推把14。挡板的设置用于控制炉膛内供氧量,从而控制炉膛2内燃煤的燃烧速度。
参照附图,炉膛2的入口上安装有炉膛门21且炉膛门21上开设有观察孔22。设置观察孔用于实时监控炉膛内的燃烧情况,方便及时采取措施。
参照附图,下层右烟气腔7、下层左烟气腔5、上层右烟气腔6的底部均开设有清灰口15且清灰口15上安装有清灰门16。设置清灰口15,可定期将下落到烟气腔底部的烟尘清出炉体,保证烟道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