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1736.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雷永诚;雷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永诚;雷永忠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常温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a.一个脱气除臭单元101,由解析塔201、硫酸储罐203、真空系统202、吸收池204组成,用于驱除废硫酸的刺激性气味以及含有的一些易挥发轻组分;
b.一个固液分离单元102,由处理罐205、过滤系统206组成,用于对来自a的废硫酸进行搅拌处理,实现固液分离;
c.一个脱色单元103,由脱色罐207及脱色剂回收装置组成,其中脱色剂回收装置由氧化釜301、吸收池302、过滤器303组成;分别用于对来自b的硫酸进行脱色处理,对使用过的脱色剂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d.一个萃取单元104,由萃取罐209、静置罐210及萃取剂回收装置组成,萃取剂回收装置由精馏塔401、冷凝器402、再沸器403、塔顶储罐404、塔釜储罐405组成;分别用于萃取操作,降低来自c硫酸中有机物和硫磺的含量,对萃取溶剂回收循环利用。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对净化乙炔产生的废硫酸的常温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废硫酸温度保持在20~40℃,输送至真空解析塔201,真空度维持在100Pa~100KPa;经过脱气除臭处理,硫酸进入硫酸储罐203;真空泵202抽出的气体进入吸收池204处理;
b.来自a中经除臭脱气处理的硫酸在处理罐205中,加入处理剂,含量为1~5%(wt%),常压条件下,
进行搅拌处理,温度维持在20~40℃,搅拌速度100~300rpm,搅拌处理时间10~60min;过滤,实现固液分离;固体作为燃料,液体硫酸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c.在来自b的硫酸进入脱色罐207,加入脱色剂,脱色剂含量为1~5%(wt%),体系温度为20~40℃,常压下搅拌,搅拌速度100~300rpm,搅拌处理时间10~60min;过滤;使用过的脱色剂去氧化釜301氧化处理,过滤、干燥,循环使用;硫酸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d.来自c的硫酸,输送入萃取罐209中,按量加入萃取剂混合,萃取;物料与萃取剂质量比为20:1~1:1,常压,体系温度为20~40℃;混合萃取时间10~60min;静置罐210中分层,重相为回收的硫酸,轻相为萃取相;萃取相去精馏塔401,精馏回收萃取剂,循环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塔为填料塔,填料采用拉西环、或鲍尔环、或规整填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传统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或真空转鼓过滤机、或叶滤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装置为萃取塔、或离心萃取器、或混合萃取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回收装置为精馏装置,通过精馏实现萃取剂回收,循环利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装置为搅拌脱色罐、或脱色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剂回收装置为反应釜,通过对脱色剂的吸附质进行液相氧化处理来实现脱色剂回收,循环利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搅拌处理过程中,加入的处理剂为活性碳、或硅藻土、或活性白土、或蒙脱土、或石墨、或硅胶、或三氧化铝、或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溶剂为芳香族溶剂。适合的溶剂为苯、氯苯、邻二氯苯、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硫酸常温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吸附剂回收采用高温气相氧化法、或液相氧化法;其中高温气相法为吸附质在高温下和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回收吸附剂;液相氧化法足在液相中,在硝酸、或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存在下,对吸附质进行氧化处理,实现对吸附剂的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永诚;雷永忠,未经雷永诚;雷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17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